水平如此平庸,竟然让他考了案首!一点都不公平!”
“赵先生就是偏心眼,他对元盛的诗赋最上心,为他准备了那么多首诗,这严格来说就算是作弊!对于作诗,元盛根本就没有真才实学。”
这些话元弘毅忍了很久了,他想跟同窗说,但除了崔时年没人认同他。
每个学子都会提前准备一些诗赋,就像是提前押题,根本算不上作弊。
元弘毅并没有完全喝醉,而是在观察张晋的表情,如果张晋不认同他,他就不再说。
石鼓书院这些同窗和老师,未来可能都是他的政治资源,最好不要给人们留下很坏的印象。
结果,元弘毅发现张晋对于他的话,一点都不反感,甚至还跟着点头。
元弘毅说话就更随意了,“也就是咱们石鼓书院的学生和老师了解情况,其他不知情的学子还跟着吹捧呢!”
“这些人知道真相后,肯定看不上元盛。”
张晋叹了口气,“其实在我看来,元盛确实胜之不武,明明没有实力,靠别人准备的诗赋获得解元,还在一旁沾沾自喜。”
“他那一双眼睛,都长到脑瓜顶了,你看看班里这些同窗,除了范志远和刘鸿飞,他看得上谁?”
……
两人吐槽元盛,感情越来越亲近,元弘毅喝到后面,确实有些醉了,他大哭起来。
元弘毅一边哭一边说:“老师,你不知道为了这次乡试,我有多么努力,我拼了一切就是为了考得比元盛好。”
“如果元盛没有抄那些诗赋,如果我没分到臭号失常发挥,我一定考得比他好!”
随后,元弘毅又将自己承受的巨大压力和张晋说了。
张晋长长叹了口气,“哎!有些事我都不知道该不该说。”
随后,他从怀中拿出两本诗集,“你看这诗集。”
张晋说话的口气也带了几分醉意。
元弘毅拿起一本诗集,眼睛都无法聚焦,“老师,里面的字怎么在跳舞?”
张晋赶紧将谈话内容拉回正题,“你看着这里面的诗眼熟不?”
元弘毅都喝糊涂了,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眼熟不眼熟。
“你看着眼熟吧,我仔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