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弘毅不禁想到张晋先生闲聊时,和他说过的话,说元盛诗赋平庸,如果没有外力,能不能考中举人都不一定。
元弘毅对崔时年说:“时年,元盛这个解元水分很大,石鼓书院谁不知道,他的诗赋水平平庸,他平时也就是甲班前十名的水平。”
“确实如此,他算是最水的解元,如果没有赵先生相助,这红榜上未必有他的名字。”崔时年面色暗沉,丝毫没有因为考中举人而高兴。
两个人说话的声音压得很低,就靠他们两个人质疑乡试的成绩?他们二人没这个胆子。
这次乡试第二名是苏砚秋,第三名范志远,第四名柳书行,第五名谢文召。
刘鸿飞终于看到了自己的成绩,竟然考了一百六十名,这超乎他的预期。
状元轩,头戴红缨帽,身着皂隶服,腰间系 “报事” 铜牌的衙役开口道:“喜报,喜报。”
围观的群众一看就知道是报喜的,也跟着衙差看热闹,都想看看解元的风采。
一群人闹哄哄的在门口围观。
“捷报,冀州元盛高中本次乡试第一名解元!礼部侍郎冯兴文,大理寺卿周兴朝同署!”
这是官方发的正式捷报。
徐洋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喜钱,十两银子,双手递给衙差。
衙差喜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嘴里不断说出吉利话,“元解元蟾宫折桂,青云直上!鹏程万里!”
元盛双手接过喜报,再次道谢。
徐洋拿出早就换好的铜钱,对着外面围观的百姓撒了出去。
百姓们抢着地上的铜钱,嘴里也跟着说了不少吉利话。
有些大娘看到元盛的容貌,心中赞叹道,元解元不但才高八斗,还长得如此英俊,也不知道便宜了谁家的姑娘。
这一波官方报喜的过了,又来了几波报喜的。
徐洋都拿了红封,撒了铜钱。
状元轩的掌柜可高兴了,状元出自自己的客栈,以后的生意肯定更上一层楼!
他的客栈风水好啊!
自己得找机会留一副元解元的墨宝,元解元说不定一飞冲天呢!
马明博,赵信然,王宜春三人都十分高兴,元盛已经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