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外收获。都意识到,抓到俘虏,离破案不远了。
三人就地审讯,自报了身份。交代了政策,然后让士兵考虑何去何从。
士兵沉默一会点头,同意交代问题。
说这儿是“苏浙皖人民反共救国军”军火基地,他住这儿已近一年。
原来这儿很安全,生活条件也不错。只是管理较严,不准出洞。
洞里有各种物资,有枪支弹药。听说能装备一个旅。炸药为多。
还有供千人吃半年的粮食,有面粉,也有大米和各种罐头。
目前洞内有一个连的兵力,武器都好,山周围都埋有地雷。外人不清楚情况,很难靠近。
肖秉义不解的问:
“你说洞内有百人以上,有没有洞口?”
士兵摇头,又点头:
“为保密,洞口密封。半手工,半机械操作。”
肖秉义又问:
“这么多人住一起,洞内有没有通风口?另外,洞内能不能看到外面?”
士兵答复,肯定有通风口,但在哪儿不清楚。他随部队第一批进洞,之后很少有人出洞。
洞内有警戒区,戒备森严,有观察孔,平时都关着。围剿部队无论从哪个方向接近,都能看到。
龙科长问他为何从山顶洞口爬出来?是不是洞口?
士兵摇头,沉默一会,哭着说了他的遭遇。
……
郑爽有惊无险回到仓库,心中始终放不下对电信兵和桂少尉的怀疑。
电信兵按照他出发前的安排,及时去了电报,救他一命。他愈发疑惑了。
如果电信兵是谈副官的卧底,他没必要再去电报为他解脱。
他沉思良久,遂聚焦桂少尉。但他也疑惑,桂少尉不会电台,他如何报信呢?
看来,还得对两个东西试探一下。
他喊来电信兵,言他这次见到谈副官,谈副官准备调他去总部。问他愿不愿意?
电信兵一脸茫然,稍停一会,回答很真诚:
“主任,你是不是听错了?我不认识他呀,他怎么会知道我呢?”
郑爽在他回答时,看他眼神茫然,他也跟着茫然。但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