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天,黄帝陛下闲来无事,突然对身边的岐伯发起了哲学三连问:“岐伯啊,你说这癫狂厥逆的病,到底是咋回事儿呢?是不是就像人们说的,得了这病的人,一会儿笑一会儿哭,还时不时抽个风,跟演大戏似的?”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黄帝这脑洞,但面上还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起来:“哎呀,陛下您这问题问得好啊!这癫狂厥逆啊,说起来可是有点意思的。您看哈,这病一犯,脚底板儿就跟被冰块儿敷了一样,冷得直哆嗦;胸口呢,就好像要被撕裂开来,疼得那叫一个酸爽;肚子里头呢,更是跟有把刀在来回切割似的,那叫一个翻江倒海啊!更绝的是,这人还烦得要命,啥也吃不下,看啥都不顺眼,就跟谁欠了他几百万似的。”
黄帝一听,这描述也太生动了点儿,忍不住插嘴:“那脉象呢?脉象有啥特别的吗?”
岐伯捋了捋胡子,故作高深地说:“脉象啊,那也是一绝!不管是大的脉象还是小的脉象,都有一个共同点——涩!就像您吃糖葫芦,那山楂上没裹匀糖衣,吃起来那叫一个涩口。所以啊,治这病,咱们得根据症状是冷是热,来选穴位扎针。”
黄帝一听,来了兴趣:“哦?那怎么选穴位呢?快给我讲讲!”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针灸小课堂:“要是病人觉得冷呢,咱们就选足少阴肾经的穴位,比如那个涌泉穴。涌泉穴啊,就在您脚丫子底下,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二的交界处,您找找看,是不是有个凹进去的小窝窝?对,就是那个!这穴位啊,就像是身体的小太阳,能温补肾阳,让脚丫子暖和起来。咱们扎上一针,嘿,那冷气儿立马就被赶跑了!”
黄帝一听,乐了:“这穴位名儿还挺有意思,涌泉,涌泉,是不是扎了针,就有泉水涌出来,把冷气儿都冲走了?”
岐伯一听,也忍不住笑了:“陛下您这想象力,真是无人能及啊!不过呢,虽然不是真的有泉水涌出来,但扎了针,确实能让肾气充足,身体暖和起来,效果杠杠的!”
黄帝点点头,又追问:“那要是觉得热呢?又该怎么办?”
岐伯接着说:“要是觉得热啊,咱们就选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比如那个足三里。足三里啊,在膝盖外下方三寸的地方,您伸伸手,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