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那良久,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许久未联系的号码。
"喂,虎哥吗?我这儿有个不长眼的崽子…"
虎哥
七八十年代的深城,在社会上混过的没人不知道“虎哥”的名号,当然那时候还不叫深城,还叫宝安县。
他本名叫陈大虎,四十出头,剃着方寸,左脸一道疤,据说是当年跟人抢地盘时被砍的。
他从不遮掩这道疤,反而觉得这是男人的勋章。虎哥常年穿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马夹,不管冷热,里头套着花衬衫,脖子上挂条小指粗的金链子,走起路来龙行虎步,身后总跟着几个小弟。
虎哥好勇斗狠,硬是在冮湖上闯出响当当的名声,但83年的严打让他老实了很多,沉寂了好几年。
随着改革开放,粤省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最先富了起来,饱暖思淫欲,但赌博也是男人们的最爱,趁着这股东风,虎哥开了一家地下赌场。
虎哥的场子在老城区主街的巷子深处,一家叫“春都楼”的歌舞厅楼上。门口霓虹灯闪烁,里头烟雾缭绕,录音机里放着邓丽君的《甜蜜蜜》,但没人真在听歌——赌桌旁围满了人,牌九、扑克、骰子,输赢动辄几千上万。虎哥不赌,他就坐在角落的皮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手里盘着两颗核桃,眼睛眯着,像只假寐的老虎。
有人闹事?虎哥不用动手,咳嗽一声,几个小弟就上去“讲道理”。讲不通?那就“以理服人”——钢管、板凳、啤酒瓶,总有一个能让人清醒。
虎哥讲义气,兄弟有事,他真上。有一次,他手下的小弟被人坑了钱,对方是另一个帮派的狠角色。虎哥二话不说,单枪匹马找上门,一把砍刀拍在桌上,冷笑着说:“要么还钱,要么见血,你选。”对方怂了,乖乖掏钱。
但虎哥也有规矩——不碰毒,不欺负老实人。他说:“混江湖的,迟早要还,别把事情做绝。”
可时代在变,九十年代的风一吹,虎哥这样的“老派江湖人”渐渐没了位置。新上来的小年轻不讲规矩,只认钱。
虎哥也懒得和他们打交道,一心抓钱,很少在道上抛头露面。
但深城的老混混们提起他,还是会咂咂嘴:
“虎哥啊?那是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