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话问的,江母觉得自己有些被瞧不起了。
她虽然上头没有公婆,可好歹也是永安坊八卦先锋队中心成员,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儿她可听多了,她那亲家公无官无职的,一家子跑来长安,这是要跟着儿子过了呗。
可别说是崔氏了,就是寻常农户人家,也没有这样的道理。家里老人还在呢,也没有分家,自己领着媳妇跟孩子过算怎么回事?
江母启动自己聪明的脑袋瓜子,眼睛一亮:“莫非亲家要授官了!”
若是如此那可真是太好了!
她们江家何德何能,亲家翁和女婿都在朝为官,这说出去得多体面呐!
此话一出,夏老夫人都懒得理她了,反倒是夏真英颇为意外的出声了:“应当不是吧?”
今年可是科举大年,进士科、明经科、明法、明书、明算三科都考了。
虽说进士科考上的人不多,就录取了十来个人,可吏部铨选尚未出结果。
这里的铨选是指礼部省试后,由吏部再对通过五科的进士、明经等进行身、言、书、判四项考核。
一则,为官者乃是朝廷的体面,过于丑陋不堪、举止粗俗者,若无强硬后台,不出意外就得等下回了。
二则么,唐时的官员主要还是靠门荫和荐举。前期相对注重门第和实务,后期则偏重诗词歌赋、文采风流。
夏真英有些不相信:新鲜出炉的十余位进士如今俱是未曾释褐,就有官位空出来给崔喆了?
“怎么,那姓林的小郎君还未授官?”夏老夫人状似随意的问了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