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刘秀病重,于南宫前殿驾崩,享年六十二岁。】
【刘秀留下了遗诏:“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刺史、二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遣吏及因邮奏。”】
【刘秀自认为自己没什么值得夸耀的功绩,所以交代刘庄,他的葬礼不需要奢华盛大,陪葬的物品也要尽量的俭省,甚至于就连官员都不需要离开自己的岗位悼念皇帝。】
【官员们不仅不需要前往洛阳,就连上奏折表示哀思都不需要。】
【刘秀虽然留下了这样的遗旨,但是很明显,刘秀的功绩是很大的,他的儿子和大臣估计也都没怎么听吧。】
【说完了咱们秀子哥的生平,当然就要再来说一说他在执政期间施行的政策了。】
【很多人的眼中,秀子哥都是一个比较仁善的皇帝,但实际上,能够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话顺利建国的刘秀,其实手段也很凌厉。】
【刘秀鉴于西汉时期吏治的腐败情况,所以决心在开国后一定要好好整顿吏治。】
【虽然刘秀的名声很好,但是他对于官员们的要求其实非常的严苛。】
【有时候甚至到了严苛到苛刻的地步。】
【官员们犯一点小错误,都可能受到刘秀的严厉惩罚。】
【尤其是那些身在洛阳的高官们,他们跟刘秀日日相处,犯过什么错都清楚的呈现在刘秀眼里。】
【比如当时的大司徒伏湛,他曾经在高庙看到了河南尹和司隶校尉发生争执,但是却没有把这件事报告给刘秀,刘秀知道后非常生气,直接将他罢官了。】
【大司徒韩歆,多次直言进谏,估计是说的不怎么好听的,所以也被刘秀罢官了,这还不算完,咱们秀子哥罢官了都没放过人家,还不停的责备韩歆,最终韩歆自尽了。】
【大司徒戴涉向刘秀举荐了一位官员,这位官员官至太仓令,结果这位官员犯了错,刘秀就把这位举荐人给想起来了,直接把戴涉下狱,戴涉也是死在了监狱中。】
【如此这般,因为一点小错就被罢官的三公不在少数,很多人都因此丢了性命。】
【刘秀对于官员们的严苛,也让他的了不少的批评,《后汉书》甚至拿他跟王莽做对比:“光武承王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