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人事调配、计划制定等。】
上将,对应前、后、左、右四大常设将军,通常负责一地卫戍,麾下人数不定。
如武松就是燕王兼领前将军,领六卫三万余人马坐镇燕京;王禀生前为晋国公兼领后将军,领近五万西北军坐镇太原;岳飞因扫荡江淮之功,官拜左将军,坐镇江宁,总领江南六万兵马;右将军之位暂时空缺。
注意,王禀战死后,西军改制,从此武将不涉民政,军政彻底分开。
中将,对应四征、四镇将军,不常设,事罢即撤,仅为荣誉称号。
如留守黄龙府的扈成,就被暂时拜为征北将军,等到东北地区被彻底消化后就会去掉这个封号,仅保留中将军衔。当然,到时候肯定是要因功封爵的。
少将,对应诸如龙骧、伏波、度辽、强弩等杂号将军,也是因事而设,事罢即撤。
说白了就是将军以上的军衔,并不与实际率兵多少一一对应,那是从校官开始的。
上校军衔,对应一卫主官中郎将,中校对应一军主官校尉,少校对应一营主官军司马;上尉对应一曲主官军侯,中尉对应屯长。
带“假”字的降一级,最低的假屯长就是少尉军衔。
再往下的就是士兵了,包括什长和伍长,都属于“兵头将尾”的存在。
李逵那黑厮其实领兵从没超过500人,经常作为武从文的亲卫营长存在【陈二狗是贴身护卫,类似警卫员的存在】,论实际职务就是个军司马,即便高配也就是个校尉,能混上上校军衔完全是因为武从文照顾老兄弟,单独给他开了后门儿。
不过那憨货也不在乎,只要有酒有肉有架打,什么官职根本不放在心上。
就这种人,怎么会领了个督造江南贡院的差事呢?
江南的各方势力一致认为,这是陛下又一次照顾功臣,赏了他一个肥差。
以己度人,他们这么认为倒也颇有道理。
至于真实原因是什么?
大家伙猜!
总之就是被武从文强行派到了江南,李逵一开始还老大的不愿意,可很快就发现了好处,这黑厮动春心了
就李逵那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德行,军中文化课考试都常年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