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工作。我希望通过我的培训,能让咱们厂在技术上有质的飞跃。”他的中文虽然带着些口音,但清晰易懂,让工人们对他的陌生感顿时减少了几分。培训正式开始后,大卫每天都早早来到车间,详细地给工人们讲解新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他带来的新技术,从钢材的轧制工艺到设备的优化调整,都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棒梗此时也已经在轧钢厂工作了一段时间。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徒,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工人。听到厂里来了外国工程师,要培训新技术,他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在培训过程中,棒梗总是最积极的那一个。他认真地听着大卫的讲解,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主动提问。大卫对棒梗的好学态度十分赞赏,总是耐心地解答他的问题。一天,大卫在讲解一种新型轧钢设备的操作技巧时,棒梗提出了一个自己的疑问:“大卫先生,这种设备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遇到材料硬度不均匀的情况,该怎么调整参数呢?”大卫微笑着回答:“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当遇到材料硬度不均匀时,首先要根据硬度检测的数据,适当调整轧制速度,然后再相应地改变轧制力,这样可以保证钢材的质量均匀。”棒梗听后,恍然大悟,连连点头。他对新技术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随着培训的深入,楚天和大卫这对老朋友在工作之余,也常常聚在一起聊天。他们回忆着过去在国外的点点滴滴,同时也探讨着如何让新技术更好地在轧钢厂落地生根。楚天对大卫说:“大卫,这次你能来,对咱们厂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但新技术的推广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毕竟大家习惯了老方法,你要有心理准备。”大卫点点头,说道:“我明白,所以我才希望通过详细的培训,让大家真正理解新技术的优势。而且,有你在我身边帮忙,我更有信心了。”正如楚天所料,在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一些老工人对新技术心存疑虑,觉得老方法用了这么多年,也没出什么问题,不愿意轻易改变。有一位老工人,名叫王师傅,他对新技术就十分抵触。他对棒梗说:“棒梗啊,这新技术看着花里胡哨的,我觉得还不如咱们的老方法靠谱呢。”棒梗却耐心地劝说道:“王师傅,我觉得大卫先生带来的新技术真的很有优势。您看,按照新方法轧制出来的钢材,质量更稳定,而且生产效率也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