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和碎石。
这会是九月底,已经没那么热了。
不过一个钟头,武俊山二人便忍不住了。
手掌不仅红了,水泡都快要冒出来,即便是戴了劳保手套也无济于事。
钱承福戴着一个帽子,肩扛着锄头走来,查看他们的劳动成果。
原本还担心进度,但见连杂草都清理干净了,便没多说,去看下一个队伍了。
临近正午,一行人浩浩荡荡返回。
途中,不少人都哭了。
除草这活,看起来轻松,干起来却不容易,手疼不说,至少3成人手上生了水泡,其他也是多多少少磨破皮。
只有王小北一组,情况最好。
袁博达看着自己手上的水泡,抿了抿嘴。
望着王小北那队人笑得跟朵花儿似的,他思索了一会儿,猛地扬声喊道:“哎,大伙儿静一静,静一静哈。”
这一嗓子下去,队伍还真就渐渐安静了。
众人面露诧异,齐刷刷地看向他。
这时,袁博达注意到钱承福投来的目光,干咳了一声,开口道:
“那个,钱老师,你看王小北他们小组,干得又快又好,还几乎没受伤。”
“我猜啊,他们可能以前在乡下干过农活,要不让他们说一下经验,我们互相学习学习?”
钱承福心知肚明,王小北他们效率高的原因。
与袁博达一样,他也误会了,以为王小北来自乡下,自小便干惯了农活。
毕竟,他每次也只是远远瞧上几眼,随即离开。
众人一听,纷纷表示赞同。
原本就那么几个对王小北不太感冒的,现在这数量更是多了。
人呐,总是矛盾的集合体。
都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心里头一边想着要是自己队伍里的女生能多几个就好了,转念又担忧女生多了反而拖后腿。
反观王小北那边,三男六女,在班上还都是好看的那种。
这翻地的速度还奇高无比。
同样是男人,凭啥他就这么行?
但没等旁人接茬,文艺委员胡蕙兰先开了口:“其实啊,我们这边的地基本都是王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