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朝臣,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赵颐背靠着国公府,戚家,镇北王府,又深得靖安帝宠爱。

    如果他是皇子的话,这大周的江山,非他莫属了。

    他们顿时坐不住了,纷纷私底下去拜访誉王和瑞王。

    誉王和瑞王倒是沉住气了,一概不见。

    朝廷氛围紧紧绷着,极其压抑。

    朝中的几个肱骨大臣,正准备说服首辅,一同进宫见靖安帝时,宫里终于传出了消息。

    靖安帝要在太庙举行祭祀之礼。

    第二日,靖安帝身穿冕服,率百官来太庙祭祀。

    百官们一头雾水,今日并非是皇上的生辰,清明节,先祖皇帝的忌辰,不清楚靖安帝为什么要来太庙祭祀。

    靖安帝并没有给百官们解惑,站在太庙外面,抬头看着九龙贴金的牌匾上,笔墨锋利的“太庙”二字。

    他迈着沉稳的步子进了前殿,先祖的神位已经从中殿,移到了前殿。

    靖安帝先祭拜了先祖,站在了元荣皇后的神牌面前。

    眼尖的大臣,一眼看见元荣皇后的神牌后面,还放着一块牌位。

    众所周知,入太庙的只有历代帝王,以及历代帝王的原配皇后,可以升祔太庙。

    除此之外,便只有有功之臣,才有资格供进太庙。

    显然,元荣皇后神牌后的牌位,有违祖制了。

    前列的大臣,皱紧眉头,不等他们开口,便听到靖安帝发问了。

    “诸位爱卿可曾听闻过,朕在北齐为质?又可曾知道朕是怎么回到大周?”

    靖安帝转过身来,面向百官。

    百官们一怔,在场的人,十分清楚靖安帝不受先帝待见,方才被送到北齐为质十余年。

    至于靖安帝是如何回到大周,他们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是国公爷在大周边城,一路护送靖安帝回到京城。

    “当年朕身为大周的皇子,为了大周的百姓与社稷,与皇妹一起去北齐为质,促进两国和平交好,让百姓免受战火之苦。”

    “北齐背信弃义,撕"毁了两国的盟约,不但继续出兵征伐大周,还欺辱朕,迫害朕。”

    “若非是皇妹舍身相救,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