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清点了点头,在对面坐下,看了他了一眼,皱着眉头说道:“你的脸色不怎么好。”
“可能是有点累了吧。”林海含糊的解释了句。
于振清也没再追问,略微沉吟片刻,说道:“小林啊,散会之后,我接到了李书记的电话,他明确的表示,代表市委驳回我辞职的请求,让我安心在常务副市长的岗位上继续干两年。”
林海笑了下:“我说过的,李书记对你的能力还是非常认可的,这下你该相信了吧。”
于振清叹了口气:“其实,我昨天晚上就已经相信了,或者说,我做好了踩坑的心理准备。”
林海则道:“别这么说,如果明知道是个坑,那无论做多么充分的心理准备,也不如干脆就绕着走。”
于振清无奈的一笑:“你还是不了解我。从政快三十年了,不是在勾心斗角,就是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如果再不干点正事,我这辈子就算是过去了。所以,不论前方是什么,我都打算走下去,并愿意承担所有后果。”
林海不禁有些动容。
事实上,他对于振清的印象并不算很好,即便是在明知其有些本事的情况下,内心多少还是不很服气。毕竟,纸上谈兵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很大区别,夸夸其谈的人很多,但能把柳杖子矿这种企业带出困境,绝非是嘴皮子上的功夫就可以。
然而,于振清刚刚那略显悲壮的一番话,却让他不得不刮目相看。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接触过很多领导干部,其中不乏像李慧、李光旭这样的佼佼者,既有政治手腕,又深谙经济发展之道。
即便是这么优秀的人,在发展地方经济的问题上,思路也都集中在土地开发和利用上。事实上,这也是当下的主流思想,只要利用得好,堪称风险小,见效快。可像于振清这样,肯在老工业企业身上做文章的,实属罕见,而且,还顶着这么大的压力。抛开能否成功不谈,就冲这份勇气和执着,也令人佩服。
不过,钦佩归钦佩,但林海的心中却还是有些含糊。
如果不是秦岭突然送了一份大礼,即便是他本人,也不看好目前的柳杖子矿。这种老企业,设备陈旧,管理落后,体制僵化,职工素质普遍比较差,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