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跟中国人说话?得找个“中间人”——行商。想给中国官员写信?更得找行商,还得让行商用“下级向上级汇报”的口气写,搞得外国人像是个“小跟班”。
结果律劳卑这家伙,一到广州,就像是个“叛逆少年”,直接给两广总督送了一封信。这一送,可好了,一下子就“触犯天条”了!第一条:没申请通行证,就敢擅自闯进广州,这胆子也太肥了!第二条:没通过行商,就直接给地方官送信,这简直是“目中无人”啊!第三条:信上的格式还是平等的口气,这不是要跟清政府“平起平坐”吗?律劳卑这一波操作,简直是把清政府的“规矩”当成了“耳边风”,清政府官员们看到这封信,估计都得气得吹胡子瞪眼了!
两广总督接到律劳卑那“叛逆”的信,非但没生气,反而像是个“老江湖”,心里头暗自嘀咕:“这外国人,不守规矩是常有的事,咱见怪不怪。”他啊,常年跟外国人打交道,早就练就了一颗“平常心”。
于是,两广总督就提笔给律劳卑回了一封信,那语气就像是跟老朋友聊天似的:“律劳卑兄啊,你那封信我可不敢收,为啥呢?大清朝有规矩,大臣不能跟外国人私下联络,这可是‘铁律’啊!你呢,还是乖乖退出广州,然后按照咱们大清朝的规矩,用下级对上级的口气,重新写一封信,交给行商,让行商带进来。咱啊,还是得按规矩来,别让我为难嘛!”
律劳卑一看这信,那火“噌”一下就蹿起来了,心里头那个憋屈啊:“我本来就想找茬揍你们,结果你们还给我来这么一出,还要求我用下级对上级的口气写信?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哼,咱们走着瞧!”律劳卑这火气,简直是要把屋顶都给掀翻了!
律劳卑那家伙,腰板挺得笔直,心里头那个傲娇啊:“我可是大英政府的代表,怎么能让大英帝国受这窝囊气?”于是,他就跟两广总督杠上了,“哼,你那些规矩,我不听!我得按照两国平等的方式来,咱们得平起平坐!”
两广总督一听,那火气也上来了:“嘿,你这哥们儿,怎么就这么特殊呢?那么多外国人都守规矩,就你得坏这个规矩?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挺能耐的?”两边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
更逗的是,这个两广总督也是个“有才华”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