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 第46章 郑玄身故(3/3)
郑公之学,如明珠之璀璨,照吾辈行途;德如巨木,蔽风挡雨。今斯人已逝,吾辈何以继志述事?”

    ……

    伴随着刘瑁诵念着悼词,后汉末最璀璨的一颗儒学明珠就这样逝去了,但是在刘瑁的推崇中,郑玄在后世之中的地位却远远高出了现在,“郑学”之风贯穿了整个新汉前期……

    在郑玄离世后,刘瑁悲伤不已,以教诲不倦曰长,好和不争曰安,追封郑玄为长安侯,与长安城同名,希望郑玄与长安同在!

    雍王府。

    在送走郑玄后,刘瑁缓缓地拆开了宋忠交给刘瑁的书信……

    “叔圭,你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亦我郑玄之愿也,我之着作,你尽可印之,传于后世百姓,吾愿足矣。

    今之大汉,世家跋扈,朝中世家之子多矣,我死后,可试行科举,简拔寒门以用之,以此来制衡压制世家之权柄。

    你曾有言,新朝若立,行‘均田’之政,我深以为然,但此政恐仅为百年便形同虚设,可与众人共议之。

    如今军中,兵种划分过于鲜明,可重整兵制,将各兵种逐渐融合,方为天下之道。

    我之憾事,未能亲眼目睹大汉之新生,为尔修史,如今《后汉书》已至桓灵二帝。不日皆可成书,你之前多叮嘱之活字印刷之法已成,可择经史子集以印之……”

    整个遗书,洋洋洒洒数百字,却从头到尾,都是对刘瑁的殷殷期待,对刘瑁的各种叮嘱,对大汉后面制度的改革方向,但却没有提及一次他的儿子郑益,这便是刘瑁的老师,郑玄。

    “老师……”刘瑁跪坐于地,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