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杨庆有便着过道,现在轮到李强了。
“谢您了三大妈,您放心,都在账本上记着呐!忘不了。”
“没事,没事。”
三大妈扬了扬手里的纸条,笑眯眯回道:
“这不写了借条了嘛!回头让三大爷收起来,到时一起对账。”
人家都说明面上了,李强还能说什么,只能讪笑道:
“那就好,那就好,这样稳妥。”
送走三大妈,陶丽娟埋怨他道:
“你说你,借谁家东西不好,非要借三大爷家的,我瞅见他们两口子的嘴脸便恶心,不但让咱领他们家的情,还得给他们家利息,合着好处都被他们家占了。”
面对媳妇的不满,李强无可奈何的赔笑道:
“哪有什么办法,谁叫他们家有呢!”
说话间,李强坐到床边,看着熟睡的孩子笑道:
“吃点亏就吃点亏吧!咱们的丰收最重要,现在我就盼着他能跟他哥胜利似的,活蹦乱跳长大,我琢磨着还是庆有说的对,日子不可能一直那么难,熬过这两年就好了。”
李丰收,便是李强给二儿子起的大名,没别的意思,就是图个吉利。
吃不饱喝不上的年景,没有比丰收更喜庆的名儿了。
“说的比什么都好听,就现在这年月,我看难,都几月份了,也没见下场雨,搞不好今年还不如去年呢!”
陶丽娟轻手抚摸着儿子的小脸蛋,喃喃自语道:
“先熬过头两年再说吧!等丰收能吃窝头了,你也能歇歇,不用像现在似的,到处搭人情装孙子。”
说到这,她突然想起之前杨庆有给的奶粉,双眼冒光道:
“倒座房的杨庆有,他倒挺有本事,人也大方,不行你多找找他,总比找三大爷家强。”
李强闻言稍一沉思反驳道:
“算了,那也不是个好相与的,平日里看着脾气挺好,小恩小惠的也挺舍得,见谁都嘻嘻哈哈,从不红脸,可你嫁给我之前,他可不这样。”
“哪样?”
陶丽娟好奇催问道:
“你不是说他今年才刚二十岁吗?之前还是乡下人,在京城没亲没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