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我们的第一件藏品:点翠凤冠,这翠色结尾翠鸟之羽制作而成,为盛九小姐所有,起拍价150万。
“150万”
“160万”
“170万”
最后一件拍品——《安宁帖》,王羲之赠与友人之佳作,一直被友人家世世代代相传,从未出现在人前,全贴共500字,众位请观赏。
主持人将字帖放大,请在场嘉宾先行观赏认证。
“看着字迹和印章痕迹,确是真帖无疑”
“这是哪家败家子将这不知道多少代的家传至宝拿出来拍卖啊?”
“这拍卖的不会是硬要出门创业的富二代吧?”
在场的嘉宾看着这字帖议论纷纷,但确定的是这卖帖的人估计就是个败家子。
仿佛从这一幅字帖就可以看到一个家族的兴盛衰亡。
直播间的很多祖宗们也是头一次看到这拍卖的形式,觉得很是新奇,当听见其他嘉宾骂这卖帖的人败家子,他们也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就算他们的朝代,王羲之的字帖也都是千金难求,更不用说这一千年之后了。
“这幅《安宁帖》,起拍价3000万,每次加价不得少于100万”
话音刚落,主持人就看见有人举牌,手势指向“98号,3000万”
“3100万”
“3400万”
“6000万”
“5亿,有更高的吗,”主持人左右环顾,停顿一分钟问道。
砰砰砰,敲击三下,《宁安帖》的归属已经有了人选,65号。
可这65号居然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佬,一众华夏人气愤交加,他们的国之至宝被外国人夺走了。
而直播间里看着这一幕的王羲之却大笑起来,在直播间发言:李公子,我这里还有许多的字帖,不如全卖给这外域之人。
可以换不少的粮食。
李长宁看到弹幕,“这些东西全是物以稀为贵,一次性售卖价格没有这么高。”
景德的招待室里,文楼清俊的面容中笑意漫延开来,,眼中光华流转,启唇笑道:“李公子,这次的拍卖可算是大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