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当事人不愿说,她自然也就不再提。
至少,在还能陪伴的时光里,她们是幸福的。
光是这一点,就够花婉清羡慕了。
------
京城。
高太师嫡长子,大齐最年轻的正二品将军,振西将军高兴业回京述职,在早朝结束之后,回到太师府。
刚进门,高家仆人便对高兴业说道:“大将军,老爷在书房等你。”
“知道了。”
高兴业来不及脱下朝服,便向书房走去。
高太师也是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大儿子了,只是父子见面也不会有什么温情场面。
高太师询问了不少西边边境之事,高兴业皆一一作答,没有半点纰漏。
高太师心里还是很满意的,只是表面不显。
只是在高兴业谈到四弟主动请缨带兵前往北境后,高太师眉头一紧。
他问道:“兴义确实需要立些战功,他带了多少人马?”
兴义就是他的小儿子,全名高兴义。
高兴业答道:“禀父亲,儿子给他批了三万人马。”
高太师捋了捋长须,点点头道:“人数也合适,行吧,你娘亲在厢房,你难得回来,去多陪陪她吧。”
“是。”高兴业朝父亲欠身行礼,“那儿子先告退了。”
自书房出来后,高兴业薄唇扯动,露出一丝冷笑。
他的父亲老了,竟然没有留意到一个细节。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有人赶着作死,他可拦不住。
他现在人又不在那边,要怪也怪不到他头上。
如此一想,高兴业开始觉得去见那个自称是他母亲的人也没就那么膈应了。
演戏嘛,谁不会,有些人演着演着还当真了?
可笑之至。
他可不承认那个高兴义是他弟弟,即便他们有着同一个父亲。
他只有两个弟弟,只不过他们不愿演戏所以便失去了父爱,浪荡人间。
他特意多留了一个兵符在自己帐中,他知道以高兴义的性格,必定会私自取走。
只有高兴义才是那个女人的亲生儿子,才是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