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能套利赚钱就能不顾爸爸死活了吗?没有产业资本的持续造血,哪有金融资本的躺赢本钱?
80年代,日本的工业品出口,导致对美国的巨大贸易顺差,美国国内的企业出现了严重的不满,因为日元必须升值,才能够使这一贸易困境得到缓解。
美国的政客对国内金融资本家的要求言听计从,开始了逼迫日元升值的各种阴谋阳谋,终于在1985年,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
但是搞笑的却是,日本从来没有认为广场协议是被迫签署的不公平条约,反而他们在签署协议的当天还公开表示日元即使再升值10~20,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日元升值之后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出口的情况变差了,使日本的众多企业面临了更大的困难。其次由于日元升值,直接推涨了各项资产的价格,包括股票和房地产。而这两件事情又互相循环,企业遭遇困难之后,发现把资金用于生产还不如用来投资,所以更多的资金涌入了楼市和股市,经济泡沫越吹越大。因此不管是有格局眼光的银行家还是没有良心的日本资本家,都希望日元贬值推动出口。
日元从广场协议签署前的240换一美元升值到了88年最高的120,直接升值了一倍啊,原来的日元能换 两倍的美元了,如今的125跌倒150算个毛线啊。这最多只能算技术性调整,根本不能改变美国收割的结果,顶多算是日本产业经济的垂死挣扎回光返照而已。但是就是这一波垂死挣扎,硬是让卡点准确的李星火赚的盆满钵满。
低位进场抄底,吹大房市股市泡沫,高位减持,然后反手做空,为了获利最大,加息推高汇率,方便资本外逃,等到外资跑完了,日本再降息挽回经济。这不就是日本作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的宿命嘛。老套路就是好套路,几十年后,美国还会再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