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您这是?”问话的人叫做任英,是曹操故旧友人,长水校尉任峻的儿子,一心想要当个儒将。
现在,也正穿着一身的官袍,对曹操很是恭敬地汇报军情。
“本来,董袭,贺齐二人都愿意归顺,但朱治似乎并没有接受劝说,而是选择了继续效力东吴。”
“可现在周瑜病倒,朱治似乎也犹豫起来。”曹操看完书信,随即把其丢入了洋气的火盆之中。
“我意,可让黄盖和董袭,贺齐一起出手,逼降朱治这个东吴老臣。若是失败,可迅速登上船只,前来江北即可。”
说完之后,曹操还是习惯性的问了一句:“诸位以为如何?”
“善。”
“理当如此。”
周围的谋士也好,武将也好,当然不在敢曹操做出决定之后,再来反驳曹操,那绝对是找死的行为。
“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就这么定了吧。军营之中也做好准备,若是黄盖等人事情不成,也好在他们前来投效之时,做好迎接的准备。”
后面,曹操其实有些话是没有说出来的。
那就是黄盖也好,东吴其他的投降将领也好,自己都会好好的款待一番,用来彰显自己的气度,收买江南人心。
但他不知道的是,正是这道军令,让东吴这边的火攻之计,能得到更加完美的落实。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冬至。
这天夜里,持续了数月的西北风,忽然停了。
随之而来的,是诡异的东南大风。
也就在这个时候,曹操收到了江东那边的回信,这样的回信,曹操已经看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不论是攻黄巾,还是灭吕布袁术,又或者南逐士颂,北定袁绍。
那些首鼠两端,想要两面讨好的投降之人,开始的时候,都是这样扭扭捏捏,犹犹豫豫。
可后面,只要投降了自己,成为自己麾下文武,又都能怡然自若。
说白了,这些人就是要过他们自己心头的那一关,仅此而已。
“让我看看,黄老将军又有何消息。”曹操笑着展开黄盖借蔡中之手,送来的情报,看完之后颇为满意。
“哈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