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转移进入川中的山道上,沿路设置补给点,如同后世的马拉松比赛一样,沿路都会有人为参赛选手提供照顾。
甚至考虑到,很有可能百姓是拖家带口转移进入益州,马良甚至从武陵书院里,组织了一批医学生,在比较大的补给点,设立临时医疗站,保障这些百姓的健康。
说起板楯蛮出身的王平,对于士颂而言,倒是一个意外之喜。
这个王平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作为马谡的副将,和马谡一起去守街亭的那位。
可惜马谡不听他的劝说,非要跑去山上安营,导致最有希望的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
而这个王平,便是板楯蛮少数民族出身,是板楯蛮中“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王突的长子。
王突以及他的家族,在板楯蛮中,本来只是一支中等偏下的存在,在士颂的有心扶持之下,如今,也已经成为了米仓山中,板楯蛮各部最强的存在。
当马良把王平的名字报给士颂的时候,士颂一开始还以为是重名。
到后面联系历史一想,才把这个王平给对上号。
历史上的王平,在蜀汉时代,绝对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他没有想到,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落到自己的手中。
至于马忠,也是蜀汉后期,诸葛亮手下的重要将领。
现在嘛,两个刚刚出道的年轻人,在马良麾下,参与到了这次转移百姓的各项准备工作之中。
他们的职责可不仅仅是做好后勤的准备,在山路之中,引导百姓转移。
他们,也需要做好战斗的准备。
一旦楚国这边动手转移百姓。曹军那边反应过来,不过是时间问题。
曹军必然会有追兵,而如何挡住追兵,和追兵在山路之上纠缠,甚至消灭这些追兵,马良是把希望寄托在了他们的身上的。
至于从陆逊麾下的南蛮军中,调过来的杨百逸部队,马良把他们放在山路的进出口处,作为抵挡曹军的第一波防御部队。
这群南蛮,好勇斗狠,身体素质极强,但在听从指挥,排列阵型方面,还是比不上板楯蛮和上庸蛮的。
毕竟这两个地方的蛮族,汉化程度更高,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的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