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多胜少。
至少整体实力上,会比曹操差上一大截。
和预料的一样,孙策遇刺身亡,江东陷入混乱的消息,传到武陵,传到襄阳后,各种通过秘密渠道交到士颂面前的请战信件和请战书,是数不胜数。
这些人都说,这是天赐良机,要士颂好好把握。
若是在占据荆,交,益三大州后再占据扬州,那就是真的有了半壁江山了。
不过,士颂重点查看的几位重臣,他们的观点和士颂有些不谋而合,那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刘巴在给士颂的信里分析,说现在益州刚刚逐渐稳定,新法稳步推行,淮南地区的新得,迁移百姓之事,正在逐步进展之中。
还有科举,还有废除私奴、仆从,厘定国民,奴民之事,还有按新法划分田产等等诸多事宜。
这些事,至少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来沉淀,才能把益州转化为我们自己的力量。
小半个淮南的庐江郡也就罢了,整个扬州的话,士颂的楚国府,还没有这么多的官吏,可以支持士颂的后勤事宜。
而贾诩的书信比较简单,那就是别分散了注意力,如今最好的机会,不是什么江东之乱,而是已经开始低强度交战的袁曹之间。
现在袁绍和曹操在白马延津一线已经开始起冲突了,只等曹操袁绍一场大战之后,我们从中取利,才是重中之重。
在贾诩眼中,这天下群雄,似乎只有一个曹操,需要重点关照的人,也只有一个曹操。
只要击败了曹操,其他人,都是细枝末节。
对于这一点,士颂也是认可的,曹操,确实是压在他心口的一块巨石。
当然,最重要的是士颂自己也没有东征扬州的打算。
孙家的江东地盘,也就是所谓的扬州诸郡,在士颂的眼中,怎么看,都有些鸡肋。
从孙家手中把扬州夺过来,需要耗费的精力,和自己获得的收获,不成正比。
还不如休养生息,一心准备对付北面的曹操。
只不过,士颂也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个性,江东既乱,既然自己有机会捞些好处,他自然不会视而不见。
士颂立刻让冯习暂停南下,让他带着张允,蒋钦等一干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