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 第384章 大封群臣(三)(3/5)
意义,不在顾徽那些普通的日常功勋上,而是在于他顾徽作为自己清远起兵开始,就跟随自己的老班底,士颂必须要给他敬重,承认他的苦劳。

    另外一方面,顾徽和马玄二人,可以说是亲如兄弟,所以士颂才会说管鲍贤辅,把马玄比喻成管仲,他顾徽便是鲍叔牙。

    这把剑,与其说是给了顾徽,不如说是给了自己的功勋故旧之臣。

    顾徽,恰好是最为合适的那个代表人物,仅此而已。

    下一把文兴剑,士颂给予的人,又有他的特点。这人主管着士颂的人才选拔,主持着士颂的科举之事。

    “此人有伯夷古风,明辨奸邪,上有谋国之策,下有举贤之能,恨不早遇孝先也。”

    这人便是历史上为曹操提出“奉天子以讨不臣”,为曹操挑选人才的毛玠。

    士颂在鲁阳得了毛玠之后,也是将自己这边的人才选拔之事,交给了毛玠来主持。

    毛玠为了士颂的科举制度,也是尽心尽力。

    他结合这个时代的特点,结合士颂之下的世家,寒门,以及士颂推行的学院等诸多学习之路,完善了士颂的构思,通过一次次的科举考试,以百姓可以考吏员,吏使可以考官员这两级制度,平衡了各方势力。

    数年来,为士颂招募了诸多中下层官吏,完善了士颂的人才梯队建设。

    更为关键的是,毛玠选取出来的官员,都是能干实事的人,是可以帮助士颂推行新法的人。

    正因为一批批这样的人才,才让士颂有能力在交州,益州逐步推行新法,而不是只有一个空架子。

    毛玠对自己能得一把文兴剑似乎并不意外,而对于自己属于最后几把文兴剑,本来还有些奇怪,难道士颂不重视人才的选拔,但看到士颂前面几把文兴剑给予的人,他心中也倒是没有不平。

    士颂今天做法的本身,就是最好的吸引人才的举动。

    士颂自己动手铸造黄金台,亲手种植梧桐树,对天下英才的吸引,会比自己好上许多。

    毛玠之后,士颂拿出了第九把文兴剑,笑道:“此剑,却是要给一位来的稍晚之人。”

    说完,士颂的目光扫过人群,最终把目光落在了益州派系那一堆人中,高声道:“此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