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旧之臣为敌?难道是因为得了那和氏璧,主公有些等不及了?”
贾诩坐在刘巴身边,眼睛微闭。
虽然他跟随士颂有些日子了,但是对于这位少年主公,贾诩多少还是有些担忧,有些拿不准。
和贾诩一样,坐在最佳座位的刘巴,心中一样有担忧。
士颂想要做什么,他不信贾诩猜不到,但是他不能对贾诩说。
即便是他知道,在士颂心中,在整个士颂集团内部,自己和贾诩二人,就是文臣之首,是荆南和荆北两个强大派系的领袖人物。
但贾诩毕竟曾经是敌人,是否真心和自己一样效力士颂,或者说是否真心支持士颂,他还拿不准。
刘巴只能说道:“主公毕竟年少,从前对朝廷以越侯来讥讽他和孙策之争,心中颇有不满。如今朝廷如他所愿,封他为楚侯,又允仿县国例,持节开府。”
停顿片刻,他继续道:“如今我军地盘,广有荆,交,益三大州,触角遍及豫州,扬州。几乎半壁江山入手,志得意满之余,更需要收拢人心,振奋士气。”
“毕竟,你我都知道,我们主公心中,还压着一座山,主公想要攒一口气,掀翻那山,也需要上下一心。”
刘巴说的隐晦,但贾诩多聪明的人,立刻明白了刘巴的意思,也印证了自己的猜想。
士颂接受这朝廷的敕封,就是要借此机会“收拢人心”。
至于怎么收拢?那些收拢不了的,哪些反对士颂的,哪些未来可能成为士颂对付曹操的阻碍的力量,只怕都会在这一次的考察中,决定他们的命运。
士颂麾下,能如刘巴,贾诩这样,想到这一层的人,虽然不多,但也有不少。
但士颂具体会如何做,会做到什么程度,没有人看得出来。
正当所有人窃窃私语时,楚天阁的高台上,突然出现了一批军士,这些军士居然清一色的都是胖子,一个个叉着腰,深吸一口气,高声喊道“全场肃静!”
这么多军士一同发出呐喊,声音响彻云霄,一下子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这便是士颂因为特地为了这次仪式,准备的人型扩音器。
现在看来,效果是相当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