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职场小聪明 > 第510章 自我满足(5/9)


    另一个人选择低薪但轻松的工作,虽然收入低,但主观幸福感更高。

    结论: 自我满足是一种效用最大化策略,取决于个体如何权衡收益与成本。

    2 边际效用递减:为什么“更强”未必更幸福?

    边际效用递减(diishg argal utility) 指的是,随着财富、地位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益,带来的额外满足感逐渐减少。

    现实案例:

    从月薪3000涨到,幸福感提升显着;但从100万涨到200万,幸福感的增长可能微乎其微。

    企业竞争中,市场份额从10提升到20可能带来巨大利润,但从50提升到51可能成本极高,收益却有限。

    结论: 如果竞争的收益越来越低,而自我满足的收益更稳定,理性个体可能更倾向于后者。

    3 机会成本:竞争 vs 休闲生活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st) 指的是做出一个选择时,放弃的最大收益。

    过度竞争的机会成本:如果一个人一直专注于“比别人更强”,他可能牺牲健康、家庭、自由等其他满足感来源。

    自我满足的机会成本:如果完全不竞争,可能会失去晋升机会,或在未来收入下降时后悔当初的选择。

    现实案例:

    996 vs 自由职业:在高压环境下工作可以带来高收入,但放弃了自由和健康。而自由职业收入可能不稳定,但带来自我满足。

    创业 vs 稳定工作:创业可能带来更高财富,但风险更大,稳定工作虽然收入有限,但更可控。

    结论: 选择自我满足还是竞争,取决于个体如何评估机会成本和个人偏好。

    4 行为经济学:竞争的心理误区 vs 真正的满足感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的决策常常受到认知偏差影响,导致他们错误估计竞争与自我满足的收益。

    社会比较效应(cial parin effect):人们往往不是根据“绝对幸福”来评估自己,而是和别人比较。这可能导致即使已经很成功,仍然感到不满足。

    习惯性消费(he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