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1882年8月13日)等提出。
(缓缓说道)比如你在吃蛋糕,第一块蛋糕可能给你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但随着吃的蛋糕数量增加,每多吃一块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会逐渐减少。当减少到一定程度,比如吃第五块蛋糕时,你可能觉得花费精力去吃这块蛋糕所带来的满足感不值得你付出的成本(比如可能会带来的饱腹感不适等),这时你就会觉得不值得再吃下去。
(用手指比划着)在商业中也常见,企业生产产品时,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每多生产一件产品所带来的利润增长可能会逐渐减少。当达到某个点后,企业可能会觉得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不值得,因为边际成本可能已经超过了边际收益。
(稍作停顿)再从资源稀缺性角度分析,当资源有限时,人们会更谨慎地判断做某件事是否值得。因为资源用于做一件事,就无法用于其他事情。
(举例说明)比如一个城市的土地资源有限,如果政府决定在某块地上建设一个大型公园,就需要考虑这是否值得。因为这块土地如果不建公园,可能有其他的商业开发等用途。如果建设公园带来的社会效益(如居民休闲娱乐等)不能弥补放弃商业开发可能带来的经济收益,那么从某种角度看,可能就会觉得建设公园这件事不值得。
(看着你)不知这些从边际效用和资源稀缺性角度的分析,是否让你对觉得某事不值得有了新的认识呢?你是否还希望我从其他方面继续探讨呢?
(双手撑在桌上,目光专注)从比较优势理论来看,当人们在做一件事时,如果发现自己在其他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就会觉得当前这件事不值得去做。该理论由大卫·李嘉图(1772年4月18日-1823年9月11日)提出。
(详细解释)例如,一个人擅长绘画,同时也能做一些简单的手工编织。如果绘画能够给他带来更高的收入和成就感,而手工编织相对收益较低,那么他可能会觉得花费大量时间在手工编织上不值得,而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绘画中。
(又比如)在国际贸易中,各个国家会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来决定生产和出口的产品。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电子产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在生产农产品方面相对劣势,那么它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