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得更加恐怖。
“800万?整个欧洲都要被吓尿了!”
大汉探得这些改革的规模之后,不由忧心忡忡。
大汉的兵役制,寓兵于农,且没有覆盖所有人。黑龙江地区的军屯最密集,那是用土地换的,皇帝给的100亩地需要农民长期服兵役交换。尽管比大唐的府兵仁道的多,不但不用自备武器,还发军饷,是一条不错的谋生渠道。可这样的地方,除了东北,目前找不到第二个。在广西、云南建立的军屯,根本不给土地,都是直接在原本自然村里派遣村官,招募士兵,因为土地都有主。
实行义务兵役制也不现实,大汉四亿多人口,还比较年轻化,适龄青年都当兵,那得武装几千万人,陆军再特么不值钱,也养不起啊。
“我们也改。伊犁、西伯利亚还是有潜力可挖的。”
蒙藏已经完成了改革,但这一地区的人口基础太少,可刚刚统一的伊犁和刚刚夺取的西伯利亚还有巨大的潜力。
很快兵部拿出方案,从北方地区招募500万户军屯,200万户安置在伊犁省天山南北,300万户安置在西伯利亚。这直接就改变了两地原本的人口结构,有利于边境稳定。
伊犁还算稳定,阿古柏之乱后,人口稀少。土地大把,社会矛盾很少。但是西伯利亚一直不太平,战后有30万青藏骑兵愿意留在西伯利亚,但只能守住西伯利亚大铁路。深入农村基层,几乎做不到。那里太大了,有将近800万俄国人,沙皇虽然签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却始终在背地里搞事,各种小乱层出不穷。
政策一出,刚刚统一的大清北方地区彻底沸腾了,因为大汉官府宣布,愿意移民伊犁,并愿意给大汉当兵的家庭,每户能分到100亩地。这对陕甘山河四省的广大贫农可太有吸引力了,这不就是当年幸运的去了东北的亲戚的馅饼吗,现在砸到自己脑袋上了。尤其是山河四省,当初灾荒时期,两千万人去了东北,现在都过上了小地主的日子,让没去的亲戚艳羡不已。这些年不少人回乡探亲,统一之后回来的更多。
于是一年时间,200万伊犁军屯就建立起来,分布天山南北,扼守交通要冲,一直深入巴尔喀什湖边。继唐朝撤离这一地区以来,中原王朝再次回归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