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 第222章 孤立一点都不光荣(2/6)
几内亚岛东南部后,很快被澳大利亚的昆士兰殖民地赶走,取名新爱尔兰殖民地,结果英国立刻制止,英国政府立刻直辖。再后来,直接放弃,交给了大汉,建立了小脚岛殖民地。英国宁可不要,也不愿意殖民地擅自扩张,以免发生美国那样的情况,美国就是因为自己往西部不断扩张,最终摆脱了英国的控制。

    但如果过于损害殖民地的利益,又会让殖民地跟本土离心离德,帝国有可能土崩瓦解。

    而且殖民地有自己的法律,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南非都是自治领,也就印度还没有得到这个权力。

    最后索尔兹伯里成功说服议会,但必须通过与殖民地政府协商,在殖民地同意的情况下才能改变这些政策。这些老政客们,可太害怕失去殖民地了。尤其是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能为女王而战的基本盘。

    英国开始了对殖民地的游说活动,亲英的殖民地政客,开始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议会中推进废除限制华人移民的法案,但他们自己都不情不愿,所以进度很慢,几乎看不到成功的可能。英国舆论也普遍不支持,要向一个东方帝国妥协,这太丢人了。大英帝国才刚刚打赢了俄国,根本不需要任何帮助。

    这时候德国也知道英国推动的这场同盟条约修改计划主要就是针对德国的,德国跟中国不接壤,德国的种族主义绝不比英国少,德皇可是黄祸论的鼻祖。但出于防备英国的目的,德国外交官也试图跟中国靠近。

    大汉帝国那50艘战列舰还是很有排面的,长期位居世界第三,一旦跟大汉开战,德国在菲律宾的殖民地就只能易主。

    而且两国之间的贸易扩大也很快,主要是德国人的经济实力增长迅猛,近几年已经超越了英国,成为欧洲第一大工业国,四分之一的商品出口海外,大汉是最大的市场之一。德国的机械,燃料,化工原料都是大汉帝国进口的大宗商品,双方贸易量超过十亿马克。

    德国人非常赞成中国传统的远交近攻外交政策,甚至还暗自资助了一些笔杆子,继续在报纸上造势。这样的举动被英国人发现后,进行了抗议,认为德国在中国进行反英宣传。

    在英国那边没有动静之前,刘勇强邀请了德国大使,作为主要强国的标志,外交代表都是大使级。大汉帝国建立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