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跟大汉即将进行同盟条约修订的消息一公开,大汉报纸一片唱衰声音。
一些前清时期的遗老遗少都跳出来反对,久不露面的李鸿章写了一篇妙论,纵论国际形势,对比战国争霸,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认为德国跟大汉远隔千里,没有领土争端。大汉跟英国在加拿大接壤,互有利害关系。
大汉的舆论让英国感到压力很大。
“殖民地政策必须进行修订,这是阻碍我们跟大汉帝国关系的最大障碍。”
索尔兹伯里在议会发表言论,引起轩然大波。
报纸上还是一片种族主义论调,主要涉及加拿大,加拿大政策上跟美国亦步亦趋,连宅地法都学了过去。在排华问题上也一直试图跟进,都被大英帝国压着。不过除了华人,加拿大成功跟日本达成了君子协定,日本人主动放弃向加拿大移民,不给日本国民发放去加拿大的护照。
即便有人头税这种制度,大汉移民还是不断涌入加拿大,因为这里谋生容易,虽然种不了地,但在各大口岸,都能看到做小生意的汉商,做工的华工。美西六州并入加拿大经济网络后,做生意的汉商更多了。华人人口在哥伦比亚省已经接近一半,是人口最大的族群。
澳大利亚的华人劳工也很多,澳大利亚的水果业已经被华人垄断,其中涌现了不少百万巨富。澳大利亚华人人口虽然不多,但也超过了十万。尤其战后,涌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华工陡增,因为那些年轻的牛仔死了太多,导致劳动力紧缺,工资比国内高四五倍。
索尔兹伯里自然关心殖民地的利益,可更关心的是本土的安全。
“如果再不废除不合理的政策,将会把强大的中国推向我们的敌人。大英帝国在地球上将没有一个盟友!”
跟大汉的同盟太重要了,至少比英日同盟重要十倍。因为统一后大汉的国力怎么算都是日本的十倍!
“大英帝国不需要盟友,光荣孤立的时代才是大英帝国最荣光的时代。”
“光荣孤立真的光荣吗?你们真的想跟所有国家为敌,让所有帝国开着他们的战列舰登陆英伦三岛?”
本土的安全压倒一切,殖民地的利益只是次要的。甚至为了限制澳大利亚的扩张行为,当初法国占领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