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报纸对这条5000公里长的铁路经济价值十分看好,而且对英国不太友善,报纸公开呼吁‘开足马力直向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进军,直向波斯湾进军,经由陆路直达印度,让印度物归原主’。”
敢碰印度?德国这是要取代俄国,成为大英帝国的最大敌人了。
王圆补充了一下:“这不是德国的官方态度。”
“不重要。大英帝国吃的太饱,全世界这种声音很普遍。我国的报纸不也对大英帝国态度不好吗。”
相比那些争夺殖民地的欧洲饿狼,大汉祖上阔过,留下的东西够多,没有那么饥渴。经营报纸的主要是知识分子,他们对英国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很不满。白人去了可以获得160英亩免费土地,华人去了要缴50加元的人头费,1加元跟美元等值。
王圆继续汇报:“德国官方因英国介入巴格达大铁路也十分愤怒,他们拒绝英国要在非洲修建的大铁路经过他们占领的殖民地坦噶尼喀。”
英国有野心勃勃的殖民地大铁路计划,他们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需求。国内铁路已经修完,殖民地不修铁路钢铁工业的产能就无法释放。英国有将印度、非洲连接起来的计划,还要将在非洲的殖民地都用铁路连接起来。真的能够实现这个计划,大英帝国没准还能辉煌几百年。铁路将非洲内陆地区的人力物力都能开发到印度那个水平,就足以让大英帝国独立碾压德国。可惜各国瓜分的形式,让英国人的殖民地无法连接在一起。
“所以德国未必能建成这条铁路?”
“难度很大,但未必没有破解的可能。之前俄国人反对修建这条铁路,德国承诺不将铁路修到高加索地区,但现在高加索都是奥斯曼帝国的了。俄国的反对已经没有力度,只有英国一个国家反对。而这条铁路线所过之处,都是陆路地区,英国的影响力不足。奥斯曼帝国的态度更偏向德国,所以——”
“所以这条铁路的争夺中,英国失败了。所以要拉我们对抗德国。哼,远交近攻的道理懂不懂,我们跟德国才是天然盟友。把这个论调放出去,让报纸预热一下。”
王圆眼睛一亮,知道皇帝又开始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