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 第149章 国号曰汉(1/7)
    光绪六年,对闽辽来说,是一个非常平静,但绝对重要的一年,相当于万历十万年啊。

    这一年,结束了跟俄国人的战争,全面转入修整。

    东北的村屯全面铺开建设,上千万灾民继续向北,安置在黑龙江以北的广袤土地上,新开耕地1亿亩,全是肥沃的黑土地,一旦开垦出来,东北一地的农业产出,足以养活所有中国人。

    新开土地全都是军屯,没办法,黑龙江以北太冷,其实包括黑龙江以南,都是相对寒冷的地区,每年只能种植一季粮食,农闲时间很长,将这种长时间农闲利用起来,更能保持一支强大的后备力量。

    黑龙江地区的条件决定了,这里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可能发展出发达的工业,因此为了留住人口,也需要为他们找到更稳定的工作,农业加兵役,才能保持他们全日制工作。嗯,农兵也是有军饷的,只能拿半饷,称为半兵役。

    现役部队士兵的月薪已经提高到每月8两银子,农兵每年入役半年,军训期间每月4两银子,一旦爆发战争,半兵役农兵将被分批征召。

    这次的兵役修整争议极大,因为东北全域军屯,总计十万屯,每屯出一队半兵,就能拉出百万大军,每屯的平均户数还是100户,意味着只有10户能吃军饷。

    因为全域军屯,所以现在军屯也要交税,否则财政就撑不住。四亿亩耕地免税,刘勇强可免不起。因此半兵和半半兵,以及现役部队的高军饷,是以军户纳税为代价的。就这还不够,因为随着国土变大,现役部队已经扩充到10万,光是军饷一年就有960万两支出,100万半兵是2400万两,再加上军装、武器弹药和训练费用,每年军饷总支出4500多万两。这还只是陆军,海军军饷虽少,但装备昂贵,每年海军也得花1000万两,是李鸿章北洋水师的五倍。没有英国人打钱,闽辽几乎大半财政要养兵。还好打造了一套合理的财政体系,每年财政收入可以达到8000万两,其中关税2000万,比大清的3000万两稍差。

    这套制度遭到文官系统的强烈批评,都拿明朝的军户、清朝的绿营举例批评,认为时间一长这样的军户就形同虚设,变成兵油子。

    施里芬却坚持认为这能长久保持战斗力,这跟满清的八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