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雪纷纷扬扬飘落在关内外的土地上。
刘勇强看着满天飘雪的场景,知道这会给战争带来严重困难,喜忧参半。
“瑞雪兆丰年啊!”
对上亿黄河流域的老百姓来说,这场大雪贵如油。
“已经好几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雪了。”
蒋远说道,自从来到辽东,大雪常见,这几年干旱,东北虽然不是灾区,只有辽南小部分地区有一年遭灾,但几年来雨雪也明显见少。
“你多少年没回福建了?”
蒋远来辽东后,就在这里安家,在当地娶了个媳妇,长得很漂亮,娘家是在辽东做生意的热河人,以前烧锅酿酒,现在开了酒厂。
“有十年了吧。”
“打完这仗回去看看。”
刘勇强说道。
这都是为了他的事业牺牲的。
“该回去的,带几个崽子认认祖宗。”
蒋远笑道,他也不小了。跟了刘勇强二十年,当年只是个十来岁的学徒,现在成长到了镇掌一方的大将。
这场大雪给了各方一个喘息的机会,总参谋部得以重新组织计划,明年将调10万后备兵北上,每一队人都将护送本屯堡中避难的难民向北,这些难民经过一年的休养,基本恢复了元气。他们将直接跨过黑龙江,在黑龙江对岸开荒。只有将这些难民安置好,才能动员老军屯的兵员。这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工程,因为1万老军屯,现在屯内外都是灾民,有的屯堡收容了超过一千人的灾民数量。
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一队队工程兵已经提前去河对岸勘察地形,确定合适的安置点和方案,如果没有这些数据支撑,施里芬就做不出完美的方案。他是一个严谨的人,喜欢一遍遍核对各种数据,随时进行更新。这场对俄战争,他早就勘探了界河两岸的堡垒地形,连包围堡垒的工事设计图都画了出来。精确到围攻每一个堡垒需要多少兵力,挖掘多少公里的壕沟,配备多少把铲子等等。
为此他这几年招收了大量工程学人才,只是没想到这些人有一天需要用到去勘探适合开垦的耕地这种民政上。
很多人坐着狗拉爬犁,测量了黑龙江北岸三千公里长的沿岸土地,确定合适开垦位置,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