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 第125章 法国好兄弟(2/4)
条河流开辟航运,即便不是在实际上,那么也在政治上,而且归根结底也只有从这个方向威胁大英帝国。

    唯一制约俄国在中亚扩张的是疲弱的财政,所以财政大臣一直反对在中亚的扩张。

    可现在跟铁路结合起来后,俄国人的财政问题也解决了。因为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强烈感觉到自己国内铁路影响了战场的军事投放能力,掀起了铁路建设热潮,最近三年,趁着跟英国的蜜月期,连续在英国伦敦市场上发行了四笔铁路债券,筹资5400万英镑,罗斯柴尔德家族成了沙皇的融资顾问。

    这笔钱原本是投入俄国欧洲部分铁路的,但这笔钱如果抽出一部分修建一条通往中国西北的铁路线,还是很有想象空间的。

    这就让英国感到着急,甚至是焦虑。

    导致俄国转向的原因,却不是因为刘勇强在远东搞事情,而是左宗棠进了伊犁地区。俄国窃取伊犁,可兵力投送能力只有2万,没有铁路支撑,很难跟左宗棠抗争。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占了伊犁,这让俄国在中亚有了一个富饶的立足点。以前在中亚占再多草原,也没多大经济收益,所以财政部反对,但伊犁不一样,伊犁河谷已经开发了两百年,有各族人口在那里屯田,可以提供修建铁路的劳动力。

    于是俄国人一头撞进中亚。具体细节解释起来,外交官都头疼。可从历史大势上分析,却简单明了。俄国人的行为,跟游牧民族非常相似。当一个扩张方向被遏阻,他们就会换一个方向扩张。当长城以南的中原王朝强盛时,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会西征,相反,就会南下。

    俄国因为克里米亚战争,在黑海方向的扩张被打断,往西是中欧强权德国,往东的扩张又因为刘勇强建立闽辽而寸步难行,唯一的软柿子就是中亚的那些游牧政权,确切的说就是后世那几个斯坦国,现在则分别是西边的布哈拉汗国(首都布哈拉后来的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也在这里)和东边的浩罕汗国(占有中亚几乎唯一的适宜农耕土地,富饶的费尔干纳盆地)。

    这两个软柿子有多软?1865年5月9日俄军与浩罕汗国在塔什干城外会战,浩罕大军阵亡300余人,俄国10 名士兵受伤;随后进攻塔什干,俄国阵亡25人,负伤100 余人。

    次年,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