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子迈的大一点,师夷长技以制夷,既然能用洋人的技,为什么不能用洋人的人呢。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不就用的挺好,给大清贡献了那么多财政,换任何一个清廷官员在那个位置上,恐怕都收不到那么多关税。
李鸿章感慨,束手束脚,不敢请太多洋人,一怕洋人生事,二怕清流攻击,机器局请太多洋人都常常遭人诟病,绝不敢将洋务交给洋人去办。李鸿章还认为,洋务这种国之大器,必须操之朝廷之手,反过来劝说刘勇强不要那么信任洋人。
他跟李鸿章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人,李鸿章只是比当代人稍微迈进了一点,刘勇强则是迈出了两步,他的有些观念,洋人听了都要冒汗。
跟李鸿章的频繁通信中,得知李鸿章要重建大沽口炮台,刘勇强立刻将信息传给大连造船厂,希望他们能拿下这笔业务。李鸿章要买的大炮可不是一门两门,而是一两万门,满清沿海要塞都换上后膛炮的话,这是一笔超千万的大订单。
可惜失败了,李鸿章为了避嫌,宁愿选择德国。这笔买卖似乎注定只有克虏伯才能做。
刘勇强也想要克虏伯的大炮,但更想要技术,就算法国炮差一点,人家给技术,他也要用法国的。
所以当施耐德开始在本溪建厂,他大力支持。告诉法国人,一年内交付要塞炮之后,海军舰炮的更换也交给他们,舰炮跟要塞炮有时候就是一种炮;这算一项对赌,施耐德异常积极,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建好了一座占地3000亩的大工厂,其中包括冶炼工厂,铸造车间,锻造车间,机械加工车间等,是一座矿石进去,成品出来的综合性大工厂。最后派遣来的法国技术工人超过了3000人,几乎每个岗位上都是法国人,当然也大量招募本地工人,完全用法国人太贵了。这也就是普法战争后,法国经济中心巴黎又是起义,接着又被封锁,导致经济短暂崩溃,才有这么多失业的技术工人,否则平时施耐德公司未必有这么大的动员能力。
要塞炮交付完成后,施耐德赫然拥有了全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工业联合体,生产的优质钢铁开始供给大连造船厂,取代了英国钢铁的份额。当然也开始生产钢轨、机车、轮毂,供应已经完成招股,开工建造的瑷连铁路,尔滨到瑷珲段。
可是瑷珲铁路的修建,引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