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掌握的情况下,根本不具备控制整条松花江的能力。能将俄国人从这一带逼退,已经算是很成功的外交胜利。
俄国人也能接受,他们无法再进行一次竭泽而渔的尔滨战役,松花江丢掉是迟早的,除非俄国能尽快在这一带移民十万,否则根本不可能控制得住。等到来年还达不成协议的话,不用闽军进攻,尔滨的俄军就得自己撤退。
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弱点,于是各自退让了一步,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人从俄国手里拿到了战场上没得到的土地。
通过尔滨之战这场不算大规模的战役,刘勇强认识到了一点,一条河流,上游有上游的优势,尤其是在步骑兵时代,位居上游,优势明显;可在工业时代,并不全占优势,下游因为可以利用沿海造船厂的制造能力,反倒可以倒过来封锁上游,控制水面。
要想彻底控制松花江,就必须在上游建造造船厂,生产出比对手更多的战舰,但一条沿江的造船厂,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跟沿海拼产能的。这让刘勇强产生不拔除海参崴,就不可能控制松花江的认识。
海参崴!
刘勇强让人找了张海参崴地区的地图挂在提督府时刻提醒自己,并多次在外交场合表示:这不是和平条约,这只是为期二十年的停战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