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也围不过来。刚到这座城跟前的时候,他也不免被震撼到,怎么有那么高的城楼,上面密密麻麻的炮口背后,得有多少大炮啊。
他对北京周边进行了认真考察,以一个专业炮兵的视角,选择了安定门进行进攻。这也是英法联军的进攻路线,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他是经过考察的,不是拙劣的模仿。
四门45磅线膛炮,在2公里的距离上展开了炮击,这个距离足以保证不会被北京的城防火力反击到。
伴随着一声声炮响,北京其他城门,是络绎不绝外逃的人群。
两宫出逃的消息,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胫而走,早就已经引发了恐慌。紫禁城早就是一座四处漏风的破房子,一些事情很快就能传到街头巷尾,更何况两宫出逃这种事。早就通过宫里的太监,王公显贵家的奴才,传的到处都是。速度至少比城外打来的闽贼更快。
这种事恭亲王奕欣根本无力控制,因为两宫出逃第二天,就有一批上层权贵跟着出逃,都是各旗的王爷和家眷,这怎么拦。私下劝阻过一次,别人振振有词,要去木兰围场伴驾。要去伺候皇上和两位太后,这是大大的忠孝啊。
前三天没有采取关闭城门等断然措施,后面就没法控制了。甚至还有八旗官兵出逃,理由是去木兰护驾,这是不想留在京城打仗的八旗子弟。
两宫出逃十天后,奕更头疼了,因为两宫发来了懿旨指明要调一批八旗贵胄去保护他们。除了要调上三骑一万骑兵过去,还指明了一些权贵,主要是钮钴禄氏和叶赫那拉氏的亲贵。
如果仅仅是想保护一下自己的亲族也就罢了,两宫在木兰安顿下来后,又开始争权。对京城防务,兵力调派等都发来了旨意,并重申没有她们的同意,不能发出涉及重要军务政务的诏书。
都跑那么远了,还要抢权力。但奕还是没敢说半个不字,实在是被慈禧这娘们整的有点怕,担心再被抓住什么小辫子,危机当头,他不敢这时候犯错。
所以军机处起草的重要批复,现在全都要去木兰围场绕一圈,然后才能发给地方督抚。本来就低下的效率,现在更慢了。
好在情况似乎没那么糟,外面的炮声响了整整一天,北京城安然无恙。
大家都夸富明阿不愧是袁崇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