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的粤匪,将大营扎在祁门,总督行辕设在洪家大宅。他现在也分不清洪家到底算不算读书人家,耕读传家,但洪家这种人家却经商传家。他们最好的儿子会读书进取,一般的孩子送去经商。那位洪家大宅的主人,曾经是一位官员,但因为二弟经商中不幸去世,他竟辞了官职,跑去接手生意。常年在广州卖茶,与洋人颇有交涉。林则徐去广东禁烟之时,特聘了他做通译。
因为这些关系,曾国藩才将行辕设在洪家,这给洪家带来了一场灾祸。最近听说,他接受李鸿章那个机敏的幕僚建议,从祁门撤出之后,粤匪攻占了这里,放火烧了洪家祠堂。为此曾国藩颇为内疚,写信向这位洪大人致歉。而这位洪大人向他举荐了一个人才,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此时正在江西做官,江西现在很乱,他打算等攻克安庆,有余力恢复江西后,见一见这位沈葆桢。
其次还有左宗棠,这是一位他很喜欢的能干之士,只是对方是否喜欢他就不知道了。他为左宗棠亲自送去营帐,跟他的大帐一模一样,心中必口称左帅。他很敬佩这种人,这种人有他没有的特殊能力。左宗棠科举不顺,但在经世致用的学问上下了苦功,天文地理无所不精,这几乎是一个全才。
对方最近迷上了研究火器,多次来信告诉他洋人火器甚利,远超以前所想。言语中,颇有买洋枪洋炮的想法。只是洋枪洋炮那么贵……
曾国藩言语中从来不把洋枪洋炮当回事,不是他不知道洋枪洋炮犀利,而是如此重器仰赖洋人,让他难以放心。所以他总是会劝说别人,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可他却对士兵的武器极为关心,他为湘军水师从广东购买了三百多门洋炮,水师才能无往而不利。但之后,则雇佣工匠,仿造了一批,虽然比不得洋炮轻巧,攻的长远,却也能用。
“大帅。有一位师爷求见。”
“谁的师爷?”
“他说是周天受提督的。”
周天受?那个人已经死了,周家三兄弟战死,让人颇为惋惜,他不由想起他的兄弟。
“叫他进来吧。”
一位武将的师爷,是来投靠曾国藩的,他送了一份重礼。
“100门大炮?”
“是周提督买下的,尚未交货,宣城就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