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去做。普通人能得到的好处,无非是工作机会多了。
除了这些公务,刘勇强就是耐心等消息。他花费心思铺设了大量渠道,跟周天受这样的官员通信,了解国内战况,还交代科利帮他收集关于英法联军的消息,一有消息立刻送来。
科利也挺卖力,他帮刘勇强订购了上海的洋人报纸,还从英国定了报纸。本以为是多此一举,没想到有时候英国的泰晤士报甚至比上海的报纸消息都准确,当然速度上,还是上海的北华捷报更快一点。
北华捷报的焦点,恰好就是这场鸦片战争,当然他们不这么叫。在北华捷报的描述下,英法联军是绝对正义的。他们大篇幅的从广州的亚罗号事件、广西的马神父事件讲起,将事件整理的很清晰,如果刘勇强不是一个华夏人,站在中立者的角度,那确实就信了英法联军是正义的一方这个论调。
看着非常不爽,但还得关注。
科利这么卖力也有原因,刘勇强将周天受那里赚来的钱都给了他,作为订购3000门和采购机器设备的定金。而且告诉他,会将出售这3000门大炮的盈利,全部投入进去。双方是签了协议的,3000门大炮,只要能卖给清朝军队,科利计算保守利润都有上百万两,这得办一个多大的兵工厂!
至于双方合资的银行,科利反而没太在意,因为双方一共才投入10银元资本,刘勇强投了51,是控股股东,但仍然用科利的名号,叫做科利银行。两个月前,才刚开始进入正轨,开始了经营汇兑、发行银行券等业务。目前正在逐步向上海等口岸拓展业务,经营规模还很小。
科利真正关心的是茶园问题,上次拍摄的照片,以及他跟刘勇强签署的代持协议,他全部在伦敦报纸上登报,登报的目的是招募合伙人。感兴趣的人非常多,这可是开办茶叶种植园啊,这项全世界最有前景的产业。所以科利可以挑选合作伙伴,有钱投资的当然以银行居多。科利没有找那些大银行,他是小洋行,合作伙伴太大容易被控制,生意场中有太多被合伙人踢出局的例子了。所以他找了几家中小银行联合投资,融资十万英镑。但这些合伙人联合派遣了代表,一位当了很多年学徒的小银行家,嗯,他现在被升级成合伙人了,银行的合伙人。
正是这位小银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