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尝尝。
等他们在这里站稳脚跟了,嘿嘿,那可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咱们啊,还是得留个心眼儿!”
茶客们面面相觑,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茶馆内的气氛一时之间变得沉重起来。
……
而在城中的一处书肆旁,一位身着青衫的读书人,手持书卷,看似在专注阅读,实则也在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他轻轻摇头,对身旁的一位书生模样的青年说道:“兄台可曾听闻那明朝新政之事?”
“自然知晓,此乃朝廷为造福百姓所施之策。”青年回答得颇为认真。
“哼,此言差矣。”青衫读书人冷笑一声,将书卷轻轻合上,“那新政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暗藏玄机。明朝初来乍到,自然要表现得仁政爱民,以博取民心。
然则,等他们站稳脚跟,必定会变本加厉地剥削咱们。
咱们这些读书人,更应当明辨是非,不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青年闻言,面露疑惑之色,似乎对这位青衫读书人的言论产生了质疑。
但他也明白,在这个信息混杂的年头,任何言论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接受。
就这样,在东丹城的各个角落,关于明朝新政的谣言如同野火般迅速蔓延开来。
这些谣言经由乞丐、小贩、读书人等不同身份的人之口传播开来,使得原本对新政抱有期待的百姓们开始心生疑虑与不安。
随着谣言如潮水般在各个城池间泛滥,东丹城乃至整个三弗齐地区的氛围变得愈发紧张而复杂。
盗贼,这位心系百姓安危的义士,深知若任由这些谣言继续肆虐,必将引发更多的混乱与不安。
他心急如焚,决定立即采取行动,直奔总督府,欲将此事禀报给总督夏元吉。
总督府内,灯火通明,夏元吉正端坐于案前,眉头紧锁,手中紧握着一份关于新政实施情况的密报。
新政的推行关乎三弗齐的未来,也直接关系到大明经营第一块殖民地的经验,半点马虎不得。
要不然,他对不起朝廷的嘱托,也对不起陈寒的殷殷交待。
而此刻,盗贼的突然到访,更是让他意识到,除了新政本身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