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厂的反馈自然也就有限。
甚至如果不是因为卢家湾需要,他都不会去找棉纺厂商谈羽绒服面料生产线的事。
就算姜恒是老丈人又如何?他可不欠老丈人的,反过来,自己还想尽办法帮他们提前脱困,所以陈凡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除了棉纺厂,还有一个更明显的例子,那就是卫生处。
当初就是卫生处没把好处给到位,陈凡才会轻易被何主席挖去作协。
虽然他是为了利益交换,才答应去卫生处任职,可是该给的东西不能不给啊,没给到位,那就别怪我跳槽。
但凡他们当时肯给多一点,比如多发点福利什么的,何主席挖人的时候,陈凡都会多考虑三秒钟。
正是因为他
不欠任何人,还帮了这几个单位不少,所以哪怕他明知道老舅家里有国际贸易公司,也从来没跟他提过、请他考虑采购这些“人情单位”产品的事。
人家自己都不提,他急个什么劲?
何况又不是离开了出口就活不下去。
如今的卢家湾已经够显眼的,家家户户都是小洋楼,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也只差一个电话,还想怎么样?
真要上天啊?
机械厂也是一样,一分为三之后,云湖汽车供不应求,生产计划已经排到了一年后。
云湖家用电器公司的产品也是如此,新上任的李书记兼厂长天天忙着数钱,连请陈凡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最后只给他一张条子,说是在京城、省城和云湖,有几家饭店跟电器公司签了协议,他去这些地方吃饭不用给钱,直接签字就行,回头自然会有人结账。
看看人家都忙成这个样子,陈凡还好意思帮他们出口创汇、让他们更忙?
很明显不需要嘛。
当然,若是李厂长真想找陈凡帮忙,陈凡也不会拒绝,引荐一下还是可以的。
好像之前他就因为省作协采购福利品的事,通过何主席,帮李厂长与省进出口公司搭上了线,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
就连关系不那么近的薛副厂长,在积极回应陈凡的请求之后,陈凡也帮他们弄了几款拳头产品出来。
总而言之,陈·大作家兼老师·凡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