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小凡的文章,这期有,下期就没了。”
陈凡笑着说道,“既然谭副主席说可以用教学文章的名义上,那么以后也可以由其他老师来写嘛。”
这样的点子,他转个眼珠就能想到。但是最好还是让别人来说,否则用自己的作品当教学文章,显得他有多能似的,不符合他谦逊耿直的人设。
接下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一会儿,便商量好章程。
谭庸抽着烟说道,“那就这样,回去之后让全省各个教学点、赶紧把优秀作品汇总过来,加上这里的,争取在一周之内,完成审稿、校对、和刊印工作。”
他转头看了看陈凡,“按照我的估计,你即兴创作这件事,应该在一周后掀起第一个小高峰,正好赶趟。
同时我们会在江南日报上刊登报道、宣布杂志正式发行,还可以跟文汇报谈一谈,他们的发行量大,给我们报道一下,肯定能增加不少订阅量。”
说着又转头看向许启珍,“上次他们不是也登了小陈写的开函授班的报道么,这次也加上,算是有个呼应嘛。”
也是上次文汇报帮忙刊登软广告,让他们尝到了甜头,这次发行新杂志,自然想再来一回。
陈凡在一旁坐着呵呵笑,心里却在感叹着,这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好处。
想想多少穿越前辈们,在这个时代为了办一本杂志、出一本书,那是历经千难万险,求爹爹告奶奶的。
而现在一本给学员练手的破杂志,甚至连刊号都还没申请,就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没刊号怎么办?
咳咳,这年头就没有刊号!
在1988年之前,我国的报刊出版管理工作,主要由省级宣传部或文化厅进行管理,对报刊刊号没有统一规定,基本上打个申请,主管单位盖个章,就可以刊印出版啦。
要到1987年,撤销了成立还不到两年、归文化部管理的国家出版局,设立由总经理办公室直接管理的新闻出版署之后,才开始着手接入“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isds)”,并设立isds中国中心。
之后才有了正式刊号。
倒是早在1967年,国家就设立了统一管理的书号系统,因此从67到88这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