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全部甩卖,借着几位外国客户的关系,带着家人和老仆漂洋过海去了美国。
当时美国是个什么情况呢?
1929大萧条都知道吧,牛奶倒河里的那个,课本上都有。
这场大萧条一直持续到33年才结束,周家人过去的时候已经是32年,可是这一年依然有200多万美国人无家可归,甚至包括因为大旱三年而破产的农场主、曾经衣冠楚楚的中产阶级、乃至于部分小企业主、银行家、……,总之挺惨的。
这还不是最惨的。
为了找工作,有人彻夜守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有一个阿肯色州人为了找工作步行了1500公里、曼哈顿招聘300人却吸引来5000人,华盛顿州有个家伙,为了让人请他当消防员,竟然跑到树林里放火。
都是为了一口吃的。
而这些统计数据中,竟然还不包括1100万户农村人口。
最关键的是,这场起源于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很快便蔓延到欧洲,……然后成就了一个美术生。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周家一大家子人晃晃悠悠到了美国。
但是面对满目疮痍,在周家老爷子眼里,却是满地都是黄金啊!
到处都是便宜的土地、还有不用给钱随便给口吃的就给干活的劳动力,原来西方列强也是这么惨的吗?!
于是一下子就戳破了周家人对漂泊异乡的忐忑。
然后老爷子便开始大展拳脚。
他并没有和许多华人一样,将目标放在进入美国的第一站旧金山,而是听取美国朋友的建议,横穿整个美国,去了当时全美最繁华的城市纽约。
然后开始买地、招人,大干特干。
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选择吃独食,而是深谙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再加上有美国的客户老朋友友善地给了一些建议,便开始广交朋友。
小到警察、警长,大到市议员,都是他结交的目标。
等到大萧条过去,周家也在纽约站稳了脚跟。至于那些结交的“新朋友”,鉴于当时周家的行为几乎是雪中送炭,所以在他们重新崛起之后,并没有选择翻脸不认人,反而在权力范围内与周家进行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