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陈凡这尊大神住在这里,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结果这时候上面还要安排知青过来,怎么个意思?
摘桃子?
后来跟公社钱书记一沟通,果不其然。
本来按照老规矩,就算要往卢家湾派人,也是只派南湖公社上的“自己人”,最多每年接收一两个像姜丽丽那样的特殊青年。
可就在前两天,县里已经跟他打过招呼,卢家湾知青点可以接收16个知青,县知青办决定大发慈悲,给南湖公社留4个,另外12个名额,县里跟地委一边一半给分了?!
对,现在给卢家安排的知青名额已经确定下来,地委有6个、县里也是6个,然后南湖公社保留4个。
只不过具体的名单还没确定,否则的话,就该走流程了,只等一个月后,所有知青都会进驻。
而且这批知青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全部都是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应届生……,这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社会上可能不太清楚,可是相关单位上的领导谁不知道,今年卢家湾爆了个大冷门,区区一个生产队,竟然走出来23个重点大学的学生!
再往里深究,哟,原来他们都是陈老师一手教出来的?!
如此一来,有这么一波操作也就很好理解了。
而且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卢家湾是百年咸鱼翻身,已经摆脱了完全靠天吃饭的日子,不仅买了很多农机,连副业也做得红红火火,饭碗里三天两头的见肉,那日子过得,比城里人还好。
所以去卢家湾插队,只要能拿得下农活,那根本就不是去受苦的,说是去享福的也不为过!
可那些都是别人的一厢情愿,也不管卢家湾、尤其是陈凡愿不愿意。
卢家湾自然是不乐意的,杨书记也当着公社钱书记的面拍了桌子,说人家陈老师本来是卫生处的干部,自愿到卢家湾指导卫生工作,包括指点同学们学习,那也是人家义务劳动。
那些个家庭条件优越的知青,凭什么过来占卢家湾的便宜?
可是钱书记也没办法,这是人家县知青办做的决定,他只有听命的份,还能怎么办呢?
当然,他手里的4个名额,也让他乐意促成此事,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