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厂长沉吟两秒,轻轻点了点头,“也行。”
他随即看着陈凡笑道,“那这个车的设计图?”
陈凡微微一笑,“这个车很简单,这些天我已经差不多完成设计。”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其实造车最难的还是发动机,只要有发动机,几乎任何一家机械厂都能生产出汽车来。”
杨厂长等人正要点头,就听见陈凡继续说道,“所以为了以后不被发动机卡脖子,我建议你们连发动机一起自己造。”
“啊?”
杨厂长愣愣地看着他,“我们也能造发动机?”
虽然车间配合陈凡修复了两台伏尔加汽车发动机,可那只是修复,生产的话……,实话实话,他确实有些信心不足。
陈凡却不以为然地摆摆手,“别说小排量发动机,就是大功率发动机,以机械厂的条件,也能一点点的敲出来。唯一的区别就是不能量产而已。”
在忽略法律和专利的情况下,复制发动机最大的难点有两个,第一个是材料,第二个是工艺,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零件精度和质量。
这两个也就是所谓的“技术壁垒”,如果没有合适的材料和设备,即便能将发动机全部拆开、测量,也复制不出来。
可那是针对先进的汽车发动机。
陈凡又没打算让机械厂造超跑,自然差不多就行了。
再说了,这个时代的发动机,再先进能先进到哪里去?
以机械厂的条件,还有单位里那十几位八级工,就算弄台最先进的宝马发动机过来,陈凡也有把握复制出来。
可能唯一的缺陷就是合金材料了。
也许是陈凡的信心感染了他们,也许是他们本来就不甘平庸。
于是三下五除二,机械厂造车的第一款产品,就这么定下来了。
众人当即提起酒杯,呼呼啦啦地碰了一圈。
李副厂长放下酒杯,哈出一口长气,脸色颇有些惋惜,“造微货的话,之前小凡画的那两辆车的设计图,就浪费了呀!”
杨厂长也轻轻点头,正准备附和。
这时便听见陈凡说道,“那两张图其实不算什么,只不过是伏尔加和嘎斯的复刻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