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收割机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何运回去也是个麻烦事。
刚造出来的时候,发给下面的生产队,都是加满油之后,直接开回去的。
不过卢家湾有大船,便可以用船运走,还能省点油。
接下来几天,大船送货回来,就顺便带四五台机器,只用了六天时间,将所有收割机全部带了回来。
而早在第一批机器抵达的时候,陈凡便开始带着挑选出来的一批人进行改造。
先将脱粒和清选的部分全部拆卸,只剩下一个收割功能,然后对机器进行检查,看看收割部件的尺寸是否合适,合适的经过调校后保留,不合适的直接拆除,再参照手扶割晒机进行改造。
如此经过十来天,第一批4台机器全部改造完毕,只等着月底秋收的时候,上阵检验到底合不合格。
……
卢家湾一口气买了县农机厂26台“残废”收割机的消息,也在整个孤峰县不胫而走,大部分的公社都红着眼睛说着风凉话。
甚至等着看卢家湾的笑话。
而南湖公社本地的,也坐不住了。
公社那边,钱书记第一时间将杨书记叫过去,问清楚情况后,才将心头大石放下,并表示只要卢家湾真的能将这批农机用上,柴油供应可以由公社解决。
反正南湖公社有个水运公司这样的吃油大户,每年的柴油都用不完,随便省一点就有,完全不用担心。
公社领导们在乎的是,卢家湾到底能不能把这些机器用上,如果可以,那么其他几个生产队也能迅速推进机械化。
手扶收割机也是机器嘛,上级考核的时候,又不会去管你用的是联合收割机还是手扶收割机,总比有些地方将全靠人力的轮式插秧机也算成机械强吧。
公社稳坐钓鱼台,静静等着秋收时检验机器。
其他四个生产队可没有将杨书记他们招过去的资格,便一个个跑到卢家湾来,实地考察情况。
不过这些事情,已经跟陈凡没关系。
改造方案他已经做完了,并带着一帮精通木工的人做了一遍,这些事情本来就不复杂,剩下的交给他们去做就行。
包括公社给的拖拉机手培训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