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根竹子,一头落在地上,一头握在手里,手中拿着篾刀,将竹子分解成细细的竹条。
勤快的农村男人谁还不会两手篾匠活,区别只在于本事高低而已,而他现在要做的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无非就是装活禽的笼子。
等刘会计拿着个本子过来,他才抬起头说道,“记完啦?”
刘会计点点头,“上午的记完了,下午还得记一次。”
这类工作比较散,有些是给自己家做的,便不记工分,有些是给集体做的,那就要做好记录,虽然可能会有一两分的误差,但整体上一定要能说得过去,否则他这个兼任的记分员就不合格。
接过杨家二女儿杨梅递来的椅子坐下,先从口袋里掏出两根自己做的卷烟,分给杨队长一支,点燃之后,随着烟雾吐出一口长气,“家家户户都在做事,男的做竹笼、鸡窝,女的也在忙着建蚯蚓池,都在为扩大养殖做准备,就没一个闲的。”
杨队长放下竹子和篾刀,拿起烟点燃,笑着说道,“之前各家都领了30只鸡、20只鸭、10只鹅,基本上都存活下来,只有个别几户没照顾好,死伤了几只。
这次第一批收购,就把大部分鸭子和鹅收走,只留了几只母的做种,卖掉的钱,扣掉几乎没几个钱的种苗钱,还有之前队里垫付的药费,再扣掉大队和小队的管理费,一家能分三十几块,都快赶上去年一个壮劳力分红的一半,这跟捡钱有什么区别?
赚到了钱,他们肯定还想赚更多,能不好好配合吗。”
说到这里,他踢了踢脚下的竹子,哈哈笑道,“我也想啊,看看,等把竹笼编完,我就要再去垒个大点的鸡窝,也多养几只鸡子。”
虽然他是小队长,却不比大队的干部,能拿“全工分”,也就是一天10个工分,小队的干部只有补贴,他一年是300分,连大队统筹工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自然要和普通社员一样干农活,这样才有工分拿,可加起来也比不过村口养牲口、赶大车的刘师傅。
但是隐形的福利也会有一些,比如生产队的资源分配就掌握在他们手上,另外只要是去上工,必定是记十分。
否则的话,若是没有一点便利,何苦去干这个小队长和会计员呢。
听到杨队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