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 > 第362章 内幕消息(4/7)
如对人物个性的刻画,有时候只有寥寥几笔,却格外传神,而且通过一些细节上的描述,很容易就能让读者明白他这种性格的由来,甚至能够通过对他的了解,猜测到后文中,遇到某件事的时候,他会怎样去处理。还有……”

    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段之后,郭老师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他转头看向陈凡,不解地问道,“陈作家,你的文学素养功底非常深厚,好些大学生都不如你,怎么会想到来报名参加函授大学呢?”

    陈凡再次纠正郭老师的叫法,故作汗颜地说道,“郭老师,您就别叫我什么作家了,叫我小陈就行。”

    随即继续解释道,“其实我也并不像您说的那样,什么文学素养功底很深,我现在学的一点点知识,都是自己看书学来的,根本不成系统,对于有些逻辑方面的东西还是没有搞太懂。

    另外,根据我在生产队的生活实际情况,结合文学的创作概念、最重要的是李先生对文学创作的指示,我觉得,如果说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土壤、以群众为核心是高高悬空的太阳,那系统性的文学理论就是浇灌文学花朵的肥料。

    土壤和阳光不可或缺,但是没有肥料的浇灌,文学之花也不能茁壮成长。

    本来之前我还搜集了一些大学的教材,想通过自学,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前些天,无意中得知江南大学已经恢复了函授办学,而且在我们云湖地区就有函授点,所以才想过来试一试。

    若是能够得到江南大学的老师们的指点,那将是我毕生的荣幸。”

    听完陈凡的话,郭老师转身对着何老师说道,“看来我们的工作还是没有做到位,有很多想进步的基层群众不知道有我们函授点的存在,否则的话,也不会让陈作家这样的大才为难了。”

    他倒是没有提起“推荐名额”的事。

    教育系统内早就传遍了,就在本月初的时候,查教授就当着副总的面,痛斥当前招生制度的四个弊端,其中第二条便是“卡了工农子弟上大学”。

    由此可见,现在的推荐名额都被哪些人拿走,陈凡虽然名气不小,可说到底也只是生产队的一名统筹工,怎么可能拿得到推荐名额。

    陈凡嘴角微抽,心里默默念叨,你能不叫陈作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