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 > 第355章 照相(2/8)
的一根根水泥柱子,却关系到长江流域无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

    陈凡骑着小母马,跟在杨书记他们后面,一路数着水位尺,将整个卢家湾范围内的河流都巡视了一遍。

    这么长的距离,自然是所有人都骑着马,如果只靠两条腿,一天都不一定能走完。

    在大堤上,一夜之间建起无数哨棚,每隔500米就有一座。

    绝大部分的哨棚都是草棚,几根木桩做支架,墙壁就是草席,稻草就是屋顶,里面一大半的位置堆着麻袋和铁锹,这是随时准备装土堵水用的,剩下的一小半地方,才摆着3张竹床,这便是防汛值守人员睡觉的地方。

    除了草棚,另外还有十几所油布搭成的防雨棚,不过这些雨棚旁边也正在修建新的草棚,未来两三个月,这里就是防汛员的住所。

    也难怪昨天陈凡提出修建永固哨所,并解决掉高度差的问题后,几位领导都一致同意。

    就现在这种哨所的条件确实是太差了,人吃苦倒是其次,关键是防汛物资很容易受到损坏,如果有永固哨所,这些防汛物资无疑能使用更长时间。

    如此一来,他们自然更愿意修建永固哨所。

    但是烧砖需要时间,找公社打报告要水泥,更需要时间,短时间内,卢家湾的防汛哨所依然还是只能使用草棚。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等水泥批下来,也要等到秋收以后,才能开始修建。

    如果公社不批水泥?

    哼哼,那就等以后再说吧!

    卢家湾人愿意做贡献,可是也不能纯做贡献。既然我都已经自备红砖了,而且是为了守大堤,水利所给点水泥支持不为过吧?

    要是公社和水利所连这点福利都不给,那我们也能吃苦。

    不就是住草棚吗,前面二十几年不都是这么住过来的,谁怕谁啊?!

    虽然陈凡很想说,建好永固哨所,最终受益的还是卢家湾人,可是他自己心里也清楚,事情不是这种做法。

    既然是水利口的事,那就必须要水利部门分担一部分费用,否则的话,什么都靠基层自己承担,以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任务被压下来。

    卢家湾能承担一个水利工程的成本,还能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