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都要全部出动,所以这里除了大人,还有不少半大的孩子。
他们牵着母亲的手,大部分人还在打着瞌睡。但是等双抢开始,也要投入到紧张的劳动中。
倒是用不着他们收割,而是等大人收割的时候,大人领着孩子、大孩子领着小孩子,负责将收割的稻穗抱到一起,有力气的还要捆绑起来,没力气的就等着大人来捆。
等收割完之后,他们还要去捡田间遗落的稻穗,做到“颗粒归仓”。
而且这个时候不仅是半大的孩子,连许多4、5岁的小孩子也要参与进来,拎着个篮子在后面捡稻穗。
这可不是玩耍,而是真正的劳动,可以说将生产队的每一分劳动力都利用了起来。
杨队长站在一处地势相对较高的土包子上,举着镰刀喊道,“工作分配都按昨天讲的,还有没有不清楚的?”
所有人左右张望,没有一个人说话。
杨队长也不耽误时间,“行,我宣布,卢家湾生产大队第6小队,夏季双抢正式开始。”
然后一声大吼,“把旗帜给我竖起来。”
话音刚落,几面红旗立刻被举高,分别向不同的方向进发。
上面写着不同的字,有“卢家湾6队”,有“6队民兵班”,有“先进妇女小组”,有“劳动积极分子小分队”。
就连知青院里只剩下姜丽丽一个人,也有一面“卢家湾知青”的旗帜,被插在了知青田里面。
总的来说,就是人数不多,名堂不少。
陈凡几人此时正站在知青田的田埂上,等杨队长讲完话,黄莺转头看向陈凡,“陈老师,我们下地去了。”
他看看她们四人,轻轻点头,“都小心点,别伤到自己。”
听到这话,姜丽丽不禁有些脸红,她想到了上次插秧被割伤脚的事,觉得陈凡是在说自己。
杨菊大大咧咧地笑道,“没事,我们又不是第一次下地,早就习惯了。”
说完之后,便提着镰刀走下田埂,弯腰开始收割。
姜丽丽、黄莺、刘丹和她并列一排,相聚大约一米多远的距离,齐头并进,往稻田的另一头进军。
随着稻田被搅动,一些小飞虫腾空而起,有的扑腾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