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 > 第313章 你看我信不?(3/8)
市部。

    这时门市部里没有人买东西,他们是仅有的一批顾客。

    不过柜台里的四个售货员却看也没看他们一眼,自顾自地说着话。

    陈凡只是随意瞟了一眼,便意外地看见一个熟人。

    这不是那个什么刘姐么?

    衣服换了,头上戴着一顶白色的纺织工帽子,身上还有一股浓郁的碘酒气味,显然是去诊所处理过。

    看见了人,他也没当回事,这人又没看到过自己,有什么好担心的。

    没人招呼,张觉民和张文良便自己去看布料,陈凡则两手插兜慢慢看。

    这间门店不算小,一个小隔间就有20多平方,8大间全部打通,加起来接近两百方,和刚才的新华书店也差不了多少。

    只是柜台里的产品却只有寥寥几种,依次是棉纱、纺线、缝纫线、粗布、细布。

    然后就没了。

    品种少,数量却很多。而且果然和骑手说的一样,“讲究”的没有,全都是“不讲究”的。

    比如缝纫线,就是穿针引线的那个线,很大一个线锤缠着的,放在缝纫机前面的地上,可以用很久,服装厂就用这种线来缝制衣服,家里有缝纫机的也会经常用到。

    这种线就必须要粗细均匀,才能顺利穿过针眼。可是这里的缝纫线,很多用肉眼就能看出大小不一的疙瘩,用大针还好,小针的话,恐怕就要用一段、截断一段,然后再接起来,烦都能把人烦死。

    还有粗布,这里的粗布比农村社员自己用纺织机织的土布宽不了多少,土布也就七、八十厘米的宽度,这种粗布稍微宽一点点,正好一米,也不知道是什么机器生产的。

    倒是最后的细布,看上去均匀有致,质量似乎不差,可是走近了看,就能发现上面的颜色深浅不一,一看就是染整出了问题。

    这样的产品,只怕城里稍微讲究些的人大多都不会要,只有经济比较紧张、或者农村里的人缺少布料,才不嫌弃。

    城里买这类布料的人不算少,只能做成穿在里面的衣服,外人也看不出来的那种,可是里面的衣服,何必用这么好的布料呢。

    张觉民仔细看了一遍,再看看柜台上贴着的价格标签,细布3毛5一尺,当即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