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卖出的书越多,总稿费就越高,有一年他的稿费是22万多元,那时候还是50年代。
差不多的还有茅盾先生,他的《茅盾文集》稿费是19万元,差一点就能到20万。不过那是一次性的收入,如果算上总收入,应该也有大几十万。
如果说他们是大作家,那稍微低一点的,梁斌先生的《播火记》,一次性拿到稿费3万多元,也很多了吧。
‘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先生在57年之前出过四本书,获得稿费18000多元,当时他花了2500元在首都买了一套院子,他自己的说法是‘住房五间,厨房一间,厕所一间,堆房一间,并有五棵枣树和五棵槐树’。”
陈凡说着抬起头,看着姜丽丽笑道,“知道那套四合院在哪里吗?”
姜丽丽木然地摇头,“不知道。”
陈凡指了指背后墙上的李先生画像,“就在李先生住的地方隔壁。”
姜丽丽抬起头,整个人都麻了。
这年头,打破脑袋抢到机会进厂的新青工,一个月工资还不到20块,老八级工人的工资也只有100左右,肉几毛钱一斤,一学期学费一两块钱,……
但是作家们的稿费却以万元为单位,这完全超乎了她的想象。
陈凡却还没结束,“还有赵树理先生,也是5几年,拿到稿费之后,立刻花了1万块,买了一套三进的四合院,后来因为作协缺少办公场地,他便捐了出来给作协做办公使用,然后自己又花了5000块,买了一套稍小的四合院。后来58年离开首都回乡下,又把那套院子捐了。”
说完这些,陈凡举起手里的票证,笑道,“所以啊,后来先降稿费,再取消稿费,也就只能剩点票证的好处。不过,”
他将票证一一分类放好,一张叠着一张,用鱼鳞状的方式铺在桌子上,轻声笑道,“做出取消稿费决定的人没了,估计稿费制度,也快要恢复了。”
姜丽丽这时才回过神来,呼出一口长气,眼里满不可思议,“那么多钱呀?”
“嗯哼。”
陈凡看着她,笑道,“怎么样,要不要跟我学写文章?等稿费制度恢复以后,也能赚点小钱钱。”
姜丽丽一听,赶紧摇头,讪讪笑道,